第二百二十三章 血腥震慑,筹谋深远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清乡可以提前了。”陈文强勒了勒马头,对有些走神的陈炯明说道:“准备工作要抓紧,三五日后便要行动。”

  陈炯明愣了一下,刚刚他还建议过,陈文强并未同意,现在突然反转,让他有些不明所以。

  “严格保密。”陈文强冷厉的目光看了他一眼,加重语气强调道:“这是成败的关键,绝不可轻忽懈怠。”

  “是,大人。”陈炯明知道多问不合时宜,在马上微微躬身,表示领命。

  陈文强轻轻颌,转过头去,纵马而行。

  三个巡防营汰劣留强,应该有七百多人马,有宪兵监督弹压,有新任的军官指挥,可以勉强算作堪用之军。

  武装警察和治安警察经过补充、招募,此次可以出动四百多人。而一千二百左右的部队,对一个县的清乡是能够完成任务的。

  而各方面的情报也足以使第一次清乡不致糜费而无功。顺德的劣绅、盗匪,陈文强准备一举解决,因为顺德县很有典型性,差不多具有了广东盗匪的全部特征。比如“劣绅庇匪”,比如“匪势甚猖”等等。

  要完成对顺德的清乡,整肃“扰民如盗匪”的巡防营便是必要且必须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也没有练不好的军队。以血腥手段震慑,严苛纪律约束。杀一批,裁一批。补充一批,再加上有力的军官指挥,以及宪兵队常驻弹压监督,这支军队便暂时能够满足要求。

  陈文强当然不能每个县的清乡都参加。也知道剿匪将是一个比较长期的工作。但他要在顺德建立起一种模式,一种行之有效的先清乡后稳固的模式。

  而这要靠什么,靠的是常驻地方的年轻、有朝气的清乡委员,靠的是警察,靠的是民团。靠的是正绅,靠的也是不想再受盗匪骚扰的百姓。

  “竞存——”陈文强放慢马,招了招手,陈炯明赶紧跟上。

  “剿平盗匪非是短期内能完成的任务。”陈文强斟酌着字眼,缓缓说道:“清乡委员常驻地方是综合措施之一,最好是按照本乡本土进行安排,这样比较熟悉当地情况,与当地士绅沟通起来也比较方便。”

  “大人高见。”陈炯明恭维了一句,又谨慎地说道:“我觉得还应有秘密访查,以防所派人员渎职。”

  “这个建议好。可以施行。”陈文强赞赏地点了点头,沉吟了一下,说道:“我有意把清乡委员的家眷都迁到广州城内,或者安置在琼州居住,以免盗匪报复或以此为要挟。”

  “大人想得周到。”陈炯明自内心的钦佩,但又不无顾虑,“只是这经费?”

  “马上就会有的。”陈文强淡淡一笑,说道:“清乡不只是花钱,也能赚钱。当然,本官不会做鱼肉百姓的事情。可对劣绅恶匪却不会手下留情。剿匪平乱的费用,花红悬赏的支出,就全都着落在他们身上了。”

  “抄家灭……”陈炯明猛然收住了话,有些惴惴地看了陈文强一眼。

  “抄家迁人。”陈文强恍若未觉。沉声说道:“盗匪之直系亲属全部迁往琼州,家产充分,庇匪之劣绅也是如此处置。”停顿了一下,他继续说道:“还有裁撤的巡防营士兵,横行乡里的地痞流氓,全部迁走。绝盗匪之根源。”

  陈炯明咽了口唾沫,陈文强杀伐果决的一面他是了解了一些,但如此有魄力的行动,他还是头一次听闻。难度很大吗?那倒不是,而是花费的问题。之前广东省曾经把裁撤下来成为散兵游勇的人迁往琼州,但费用无着,自然无法安置妥当。而陈文强看似信心十足,想必在琼州方面已经有所安排,那倒是不失为一条根绝盗匪的好计。

  果然,不待他开口询问,陈文强已经作了解释,“琼州那边的盗匪、会党已经被打击得不成气候,地方民团也颇具规模,完全能够看管、弹压住这些不安定分子。再者,到了陌生地方,他们想再纠集作恶,也相当困难。”

  陈炯明钦佩地拱手,诚恳地说道:“之前清乡,弊端百出,民未见利,先受其害,兴言及此,良足痛心矣。大人雷厉风行,标志兼治,广东盗匪之乱定能在大人手中得以根除。”

  “现在言根除,还为时尚早。”陈文强谦虚地摆了摆手,“再者,此也非我一人之力能为之。竞存,还有清乡委员会诸委员,你们的协助至关重要啊!好生去做,前途我可以为你们担保。”

  “谢大人赏识,竞存敢不效犬马之力。”陈炯明停顿了一下,又试探着说道:“我有意回家乡海丰督办清乡,并办报推进地方自治,大人以为如何?”

  陈文强颇有意味地看了陈炯明一眼,微笑着说道:“你以为咨议局议员的前途比跟着本官好吗?本官已舍弃议长一职,你又何在意一个议员?”

  陈炯明脸色一红,被陈文强说穿了心事,一时沉默不语。

  “先把顺德、番禺等县的员渎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