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猛烈攻击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没有万炮齐轰的场面,趁着雷雨和狂风,革命军的攻击部队不顾风雨,按照原定计划展开了行动,反倒使清军措手不及。等到敌人惊觉,战斗已经在数个阵地上同时打响,一场激烈的短兵相接的厮杀在雷电轰鸣,暴雨如泼下展开。

  这样的战斗,清军没见过,革命军也是经验不多。火炮没有作用,手榴弹、刺刀、长短枪枝才是最顺手的兵器,决定战斗胜负的因素也更取决于双方的作战意志和精神。

  一个事后被俘的清军军官许多年后还心有余悸,“……摸上来的敌人简直是一群魔鬼,等到我们觉,已经有很多人悄无声息地死在了他们的匕和刺刀下。他们是勇猛的,有些甚至可以说是狂热的。而我们,就象一群被吓傻了的鸭子,胡乱打枪,瞎嚷嚷,暴露自己,然后被敌人打死。刺刀。匕,子弹,炸弹,象暗夜的索命阎罗。太可怕了……”

  夺取外围阵地的战斗并不激烈,但很残酷,喊叫声、惊呼声却几乎全是清兵出的。突然而猛烈的袭击,凶狠残酷的厮杀清兵崩溃了,他们或者举手投降。或者象疯了似的四下逃窜。

  从越南境内高平突然杀出的两千革命军光复麻栗坡,光复马关县,兵锋指向河口;光复南宁的革命军一部三千余人星夜兼程,由龙州进入高平,成为前锋部队的后援;滇西军区的三千余人马由镇沅渡过元江,光复新平,再克石屏,作出切断滇南清军退路的态势;另两千军队沿元江南岸攻击前进,光复墨江、绿春,从西面攻击滇南清军集团。

  战役刚打响。滇南清军对外联系的有线电报便被切断,靠着原始的信使传送,不仅使昆明的清军总指挥部情况不明,判断迟延,也使周边的友军得到消息赶来支援变得缓慢。

  由旧军巡防营、巡防队防守的阵地和城镇相继失守,度快得令人瞠目结舌。一方面是旧军的战斗力实在不敢恭维;另一方面,革命军的猛攻蓄谋已久,且参战各部都接到了坚决严厉的命令,“不要计较损失,关键是赢得战斗”。

  这是一场决战。不仅是军事上的。其政治意义更加重大。清廷将承受太平天国以后最大的一次挫折,且在雨季结束前,再无力动大规模的攻势。而击败滇南清军集团,也会让法国人重新衡量利益得失。从而打通由越南进入根据地的通道。

  也就是说,此次战役不仅要消灭敌人,更要让敌人感受到革命军旺盛的战斗**,以及不畏牺牲的战斗精神,为革命军争取到在滇桂经营、壮大的时间。

  法国大革命时代一位著名战术家拉萨尔?欧什说过:“如果剑短,就多冲一步。”这个命题的逆命题是:“如果剑长。就后退一步。”

  在起初的战斗中革命军尝到了甜头,便屡屡动夜战近战,战果巨大。而清军,无论是战力低下的旧军,还是比较自负的新军,都不适应这种战法,以致于对黑暗产生了莫名其妙的恐惧。而对近战夜战的畏惧,也说明了他们的作战意志的欠缺。

  在当时的中国,新军确实是有别于旧军的近代化军队,战斗力也大大强于旧军。但历史上的评价也很客观,那就是“新而不强”。

  所谓的“新而不强”,应该是多方面的衡量和原因。

  比如与当时的世界强国相比,新军仍是差距甚远。要知道,西方的军事体系经过近代的一场场国际性战争,体系已锤炼成熟。这时建立一支现代军队是需要强大的工业和经济基础的,人口数量已不再是决定性因素,工业力量和动员能力才是一国战争能力的真实体现。请下载app爱阅app最新内容

  因此,处在农业社会的清国根本就不具备建设一支强大新军的能力,别说拼消耗、拼钢铁、拼工业的战争形态是清国所不敢奢望的,即便是固有的制度问题也让新军本身是弊病一堆。

  曾有人便对新军中的混乱与**大感慨:“国家花了许多钱,练了多年的兵,到头不过摆摆样子!”校阅如同儿戏,靡费如同流水,军中内部也是问题多多,譬如赌博之风,譬如官兵关系,等等。更为惊心的是,有的军中买官买官明码标价,公开出卖,乌烟瘴气。

  当然,这不是专指湖北新军,而湖北新军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晋升机会太少,比如革命党隐藏其中。

  可若说失利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湖北新军不适应水土环境,缺乏山地丛林的实战经验。

  克劳塞维茨,这个生前落魄,死后殊荣的普鲁士军事哲学家说得好:克服敌人的现有手段和意志力,就可以打垮敌人。而杨开甲率领的湖北新军第三十标现在又有多少手段和多大的意志力呢?

  布防周边的滇省巡防队的十个营相继败退、损失惨重,千余残兵败将向河口、蒙自; 这是一场决战。不仅是军事上的。其政治意义更加重大。清廷将承受太平天国以后最大的一次挫折,且在雨季结束前,再无力动大规模的攻势。而击败滇南清军集团,也会让法国人重新衡量利益得失。从而打通由越南进入根据地的通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