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归途杂想,不可避免的革命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可能是很久之后那些真正的大手笔,苦心孤诣的网罗旧闻,在别人雕成的本来朴质的石像上,进行不必要的打扮和堆砌,给它戴上大帽,穿上漂亮的衣服,登上高底靴子,使人们看来,再也不认识那座雕像;还是身临其境,听到的就是一支小曲儿,一支用笛子吹奏的小曲,而不是之后动员整体的乐队,经过改编而复杂化了的交响乐?

  在陈文强看来,他正在缔造和见证的历史可能只是由一个一个的小曲儿构成的,或许没有煽情的妙笔生花,或许也没有慷慨激昂的“高大全”,历史可能只是一个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人在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能量,维系着整个中华民族振兴的圣火在熊熊燃烧。

  在远方,有多少人为着自己的理想和信仰,抱着最热切的国家强盛、民族崛起的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或者已经把自己的生命和热血献给了心目中神圣的事业。

  而以后的史书上会有他们的名字吗?会有后辈以他们为激励,崇拜他们、敬仰他们吗?在政权变换之后。他们会被如何定义?是仁人志士,还是乱党乱民?这茫茫无边的大海,似乎便是那艰难困苦的革命历程,所幸的是。自己相信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到达成功的彼岸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陈文强变换了下姿势,抓着阿萱的手从后面环着她的身子,低下头,轻轻嗅着女孩脖际端的馨香。阿萱似乎有些怕痒。出咯咯的轻笑。

  “到了新加坡,我要停留一两天。”陈文强暖暖的口气吹进了阿萱的耳朵,有种异样的感觉。

  “是筹资募股的事情吗?”阿萱握着陈文强的手,轻声说道:“合成氨在中国不一定好展吧?农民能买得起化肥?”

  “估计是买不起。”陈文强微微一笑,说道:“但可以赊呀,增产后再还,慢慢地有了积累,就能推行开了。”

  “赊呀”阿萱迟疑了一下,说道:“那要是遭灾了,还不上呢?”

  陈文强眨着眼睛。想了一会儿,无奈地说道:“那就没招儿了。这就象从银行贷款,本来是想解决眼前的困难,可经营失败了,欠得却更多了。”

  氨主要用于制造氮肥和复合肥料,但军事用途对现在的中国应该是更加重要。目前的世界并不太平,各国在军事上都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同时期的俄国军费占到全国总支出的44%,英国为38%,德国为34%,法国为31%。日本为26%。而从中国的外部状况和内在军事实力来看,形势比之其他各国更为严峻。

  当然,陈文强不能对阿萱说出心中真正的打算,甚至不会对大多数人讲。而按照与德国basf公司达成的协议。陈文强负责解决工业化的难题,而basf公司则将为中德合资的合成氨工厂提供与该公司同样的生产设备。

  也就是说,陈文强能以最快的度得到德国制造的机器设备,能以最快的度建成工厂,并开工生产。而基于对合作伙伴的防范,陈文强还留了一手。那就是提高氢气和氮气合成转化率低的循环法。

  如果basf公司在合作中藏私,或者拖延提供机器设备,陈文强便要与工业技术实力并不弱于德国的美国厂家展开合作,并把循环法付诸实践。

  “能生产出化肥,总归是好事。”阿萱不想让陈文强太灰心,笑着说道:“这可是除了德国以外,世界上第二家能生产合成氨的工厂。仅此,就为国增光,让国人感到骄傲了。”

  “振奋民气,确实是好事。”陈文强呵呵一笑,说道:“一口吃不成胖子,可胖子是一口一口吃出来的。凡事呢,一蹴而就往往是艰难的,可又不能畏难不做。只要基础打下了,就有慢慢展的机会。”

  是啊,基础,爱情的基础。慢慢展嘛,似乎也过了这个阶段。阿萱向后靠了靠,让自己更贴紧,更舒服。

  ……………

  其实,陈文强说不上有多么爱国,但他是黑头、黄皮肤的华人,那种普世的价值观念已经牢牢扎根在他的心里。正如文天祥人人敬仰,秦桧人人痛恨一样,其实善恶忠奸并不难以分辨,正义与邪恶也有着明确的界限。汉奸、卖国贼如果能被称颂,被崇拜,侵略者能被欢迎,被膜拜,那才是咄咄怪事呢!

  而职业的习惯和技能在苏醒后,又有些渐渐疏离。陈文强能很确信地感觉到这一点。当然,他觉得很适合现在这种刺激而紧张的工作,偶尔再来一点平静的调剂,这似乎就是上天给他安排好的人生,没法逃脱。

  而时间确实是能够使一个人逐渐走向成熟并忘却痛苦的东西。但记住不要抱着等待的态度,不要把它当作一种“武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