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革命大不易,整装出发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要投入多少资金啊?”章士钊吃了一惊,说道:“全国一千五百多个县吧,村镇怕是十倍于此数而不止,一万多个……”

  “普及教育是早晚要做的工作,未必要一蹴而就。”蔡元培解释道:“何况这不是我们复兴会一家要做,立宪派很快也要着手。特别是南方交通便利、经济达的省市,陈胜同志会大力加以提倡和引导。”

  “另外就是搜集各国的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方面的情报。”宋复华沉吟着说道:“倒不必象间谍一样窃取机密,即便是公开的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后,也可能会很有用处。各支部要建立起专门的制度和机构,这将是长期的工作。”

  外面街道上传来一阵喧嚣,甚至隐约听到爆竹的声音。宋复华皱起眉头。吴稚晖作为地主,赶忙起身走出房间,向守在外面的人员询问究竟。

  时间不大,吴稚晖回来了,手里还拿着一份报纸。进屋便挥舞着大声说道:“诺贝尔奖名单公布了,陈文强,国人陈文强获得这个”他拿起报纸又看了看,这回完全清楚了,“是生物或医学奖。这可是破天荒的大喜事,全世界的华人都会为之骄傲。”

  报纸立刻被抢了过去,然后宋、蔡、章三人又面面相觑,法文哪,还真是不太精通。

  …………….

  砷凡纳明,异烟肼。凭这两项新药的明。陈文强获得诺贝尔奖并不意外,也算是实至名归。

  而通常来看,诺贝尔奖还存在着时间滞后很长的颁,这是验证理论或实物正确或有效性所必需的。这样看来,陈文强的获奖已经是相当的及时。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新药的疗效已经在普遍使用中被国际医学界所认可。

  有知识、有文化,甚至还要了解一些诺贝尔奖的国人才会为陈文强欢呼,为位华人获此殊荣而欢欣鼓舞。当然,通过报纸媒体的宣传,会有更多的人明白其中所蕴含的重要意义。并由此而生出自豪之感。

  更多的国人恐怕还在忙于生活,对于什么陈文强,什么诺贝尔奖漠不关心,这又填不饱他们的肚皮。所谓的自豪和骄傲也不能使他们免于饥寒。

  与之相似的是,陈文强表现得也极是沉稳,因为他正忙得脚打后脑勺,为马上要进行的大举起事而布置、安排。

  南山港,荒僻且未经大的扩建,但此时却是来往船只不断。且岸上被武装人员完全控制,闲杂人等根本无法进入。

  停在外海的三艘千吨货船上也已经全部换上了可靠的人员,将小船运来的各种物资装进船舱,上面再覆上简单的掩护货物。

  汉阳造六百枝,子弹十万;毛瑟十响手枪五百枝,子弹十万;毛瑟1898式步枪两千七百枝,子弹三十万;仿造改制的麦德森机关枪二十一挺,子弹二十万;木柄手榴弹四千六百枚,炸药一千三百公斤;克虏伯19o4式14倍径75山炮四门,炮弹五百……

  陈文强看着清单,不由得咧了咧嘴,这几乎把这么长时间以来的所有储备都运走了,仓库能看到地皮了吧?自己造的,外购的,可是一下子全都投进去了,如同赌桌上的梭哈一样,推出去就要见个输赢,没有什么保留和退缩的余地。

  嗯,这也就是自己,换成谁有这样的能力,有这样的实力?除了最重要的武器弹药,还有军装、雨衣、胶鞋、背包、水壶等装备,再加上电报机、修枪造弹等设备,加在一起,一二百万都打不住吧?

  自己怎么这么有钱?陈文强的思路突然转了弯,盘算起自己的身家。嗯,上海有几家工厂,因为建得早,赢利情况是蒸蒸日上;崖州这边呢,工厂生产情况也已正常;汉阳铁厂扭亏为盈;中侨银行的股利分红;好象是新药最赚钱吧,整个亚洲可是个大市场……哦,也不光是自己的投入,还有行革命债券和无偿捐助革命的几十万……

  算了,这脑子有些不够用了。反正自己已经是个大富翁,这点能够确定就行了。

  陈文强晃晃脑袋,轻轻吐出一口长气。没有保障的大富翁终是难以安心,有钱便想有权,人的**或者野心,总是难以满足,自己也不例外。

  “人员晚上登船吧!”万福华站在山顶眺望着,心情激荡,好久才回复下来,转头对陈文强说道:“明早出,时间上是足够的。”

  “好。”陈文强点了点头,笑道:“胜是相当的及时。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新药的疗效已经在普遍使用中被国际医学界所认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