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先机,北辰的设想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复兴会不缺钱,自然是有陈文强的暗中支持,以及复兴会的组织宣传、自己经营。而保皇党呢,因为人们观念的传统,筹款也是很顺利。

  保皇党筹款的办法主要是拿着莫须有的“衣带诏”作号召,并利用很多清朝官员穿戴的袍褂靴帽,在华侨中卖官骛爵。据说三品官以下的爵位,他们都有权封赠。封赠官阶的大小,按你捐款的多寡来决定。

  参加并支持保皇党的华侨中,多是属于上层,他们手上都握有比较多的财产。他们参加保皇党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希望有朝一日,保皇党在清朝掌握了大权,能够得到一官半职;另一个是将来回国探亲时,可以穿起官袍顶戴,炫耀乡里。

  为了这些目的,这些华侨富商拿出不少钱给保皇党,换取了清朝的官服靴帽,有的还穿起清朝的官服袍、褂、靴、帽,耀武扬威地拍起照片来。

  而华侨中层人物对革命不表示反对。但思想上有顾虑,不敢公开地出来支持。他们觉得清朝**虽然应该打倒,但推翻清朝这件事总是大逆不道,是“造反”。要是清朝打不倒。将来回到祖国,难免有生命之忧。所以,最能够接受并支持革命的多是华侨下层群众。但是他们一天到晚忙于生活,不能在经济上给革命以很大支持。

  这种情况也不是北辰初次见到,复兴会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但复兴会以宣传、动为主。倒不是把筹款放在位,对于华侨下层的热血青年,反倒是更为欢迎,不断吸收他们入会,不断补充进革命军中。

  “这些情况我早已预料到的,没有什么。人家不了解革命道理,责备两句是不足怪的!”北辰停顿了一下,猛地挥了下手,说道:“华侨中下层人物为数最多,但经济情况一般较差。所处地位,多不受人重视,但我们不能用这种估计去看待下层的侨胞,他们的力量是不可轻视的。泥土下面,我们往往可以找到宝贝啊!”

  北辰在海外,曾挨家挨户地去找人谈革命道理,以这种方式来进行宣传鼓动。对此,有些侨胞表示赞助,也拿出些钱来支持;但不少人表示冷淡;有些听了之后,则嗤之以鼻。甚至予以嘲笑;有些则干脆拒绝北辰去访问。所以,北辰对各种可能遇到的情形,心里多少都有些准备。

  “先生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刘易初感慨地说道:“底层侨胞却是最为热情,最为积极。便说那琼州的万宁起义。旅越华侨亦有参加的。前些日子回来了三人,便是真刀真枪上过战场。其中那个叫阿水的,腿瘸了一条,却更精神了,在复兴会支部还当了个官儿。”

  “是啊!”李竹痴点头赞同,说道:“本来大家并不知道究竟。等那宋复华来访,大张旗鼓地给他们颁勋章、奖金,他们可就一下子成了英雄。那个阿水,成天把勋章挂在胸前,瘸腿倒成了大家眼中的荣誉,惹得更多的年轻人都心热了。”

  北辰沉默半晌,终于是慨叹一声,“厉害,复兴会的实力如此雄厚,筹划如此周详,令人惊叹啊!

  想到同盟会成立至今,虽然已经有数百之众,但却一直没有稳定的资金来源。连机关报《民报》也是苦苦支撑,勉强没有断刊。在北辰的设想中,要在南洋建立支部,行报纸,还是要说服争取当地富商来出资。可看人家复兴会,已经在河内、新加坡、吉隆坡、槟榔屿、曼古等地生根立基,报纸刊物、活动场所一应俱全,这让北辰不由不生出几多感慨。

  “先生倡革命,天下闻名,若是能与复兴会联合,领袖当无旁落。”李竹痴委婉地劝道:“同盟会与复兴会的纲领宗旨,虽有差异,但似乎也可弥合。比如这平均地权,若改成耕有其田,也无妨吧?”

  “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受,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根源何在?就是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平均地权即是解决社会问题的第一步,我们应该高瞻远瞩,不但解决民族、政治两大问题,还必须把将来最困难的社会问题亦连带一起解决了,以便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世界上最良善富强的国家。”北辰断然否决了李竹痴的善意提议,“平均地权”这一纲领,是他因袭中国固有的思想、吸取欧美社会现实的教训,于一九零三年提出的,他坚决不肯放弃它。

  其实,在同盟会成立之初,好些人士对“平均地权”也是反对或不理解的,但北辰的坚持,他的的理想、激情和理论,还是使大会通过了他提出的“四纲”。

  而更重要的却是北辰并不认为李竹痴所说的领袖不旁落会成为现实,从复兴会一直以来的态度和表现来看,这个看待下层的侨胞,他们的力量是不可轻视的。泥土下面,我们往往可以找到宝贝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