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教诲,抢别人的成功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个,按照理论”张纶新嗫嚅着还想辩解。

  “你说的还是在按照理论。”陈文强继续说道:“而现今的理论,谁又知道在以后会不会被补充,或者被证明是错误的?如果因为你的主观判定,以及对书本理论的迷信,而错失了现新药的机会,我想是不可原谅的。如果你不愿在生物**实验中去百分之百地确定某种化合物的无效,那也是不符合科学态度的。要知道,有时候就是百分之一的机会创造了奇迹,而奇迹恰恰不属于那些盲目自信的人。”

  张纶新张了张嘴巴,脸上青红不定,终于决定改变自己的结论,“陈先生的教诲令我十分惭愧,我这就回生物实验室去,把遗漏的**实验全部做完,并且整理出全部的实验数据,以备陈先生查阅。”

  “没必要这么紧张,过完年再说,给自己放个假。轻松一下。”陈文强笑着拍了拍张纶新的胳膊,“既然都不回家过年了,就到我那里热闹一下,什么都不用你们操心。我来安排好了。”

  张纶新走了,或许有些不安,或许有些惭愧,但绝不是尴尬和难堪。因为陈文强是教导,是说理。而不是疾颜厉色的训斥。

  “先生,这是最近的实验内容。”王卓然并没有因为张纶新离去而在背后说他的坏话,而是充满求知欲地取出文字资实,请陈文强指正指导。

  全球煤化工开始于十八世纪后半叶,十九世纪形成了完整的煤化工体系。进入二十世纪,煤化工已经成为化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石油化工的迅展,则要等到二战之后。

  煤化工可以学习、吸收,借鉴和引进现成的设备和技术进行生产,但石油化工则在世界上尚处于蹒跚起步的阶段。因此,从煤化工。到石油化工,强卓实验室已经走在了世界化工展的前列。

  而目前强卓实验室进行的正是生产石油化工产品的第一步,就是对原料油和气(如丙烷、汽油、柴油等)进行裂解,生成以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为代表的基本化工原料。完成了第一步,便能以基本化工原料生产多种有机化工原料及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显然,第一步工作是相对简单,也比较容易的。就是煤化工的产品,很多也可以直接拿来作为基本化工原料来使用。况且,实验室制取成功并不意味着工业化生产的可行,往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财力。才能实现工业化生产。

  所以,陈文强对强卓实验室的要求只是石油化工的第一步,初步掌握了就行,且不是王卓然等骨干人员的主攻方向。实验室的重心工作还是放到煤化工产品的深度展上。毕竟中国的煤炭资源很丰富,而石油则要靠进口外运,这对挥资源优势极为不利。

  “石油裂解的实验看来比较容易。”陈文强翻阅着实验资料,笑着夸赞道:“金婉珍不错,作为第二实验组的组长,非常称职啊!”

  王卓然不易觉察地抿了抿嘴角。象是在笑,又马上收住了。

  “我看石油裂解的实验可以停止了。”陈文强用征询的口气说道:“第二实验组重点进行聚氯乙燃商业化的研究,第一实验组呢,全力进行煤化工产品的深度研究,争取研制出更多的合成材料。”

  “先生,不知道何种合成材料是有用的,何种是没用的?”王卓然希望陈文强给予更明确的指示。

  “你不必拘泥于这个问题,在科学研究上,探求有关各种物质特质与性能的客观现象,不在乎现的现象有什么具体用途,这才是正确的态度。准确地讲,基础研究至关重要,但基础研究恰恰是很难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陈文强沉吟了一下,说道:“如果非要具体的指示的话,聚合纤维应该是大有前途的,你们可以将工作重心放在这上面。”

  塑料的早期展是经验主义的,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人们并不了解聚合物的形成和结构。强卓实验室能够在此方面屡次取得突破,正是有赖于陈文强所掌握的大分子的概念。而正确的理论指导,再加上陈文强的取巧剽窃,使强卓实验室在聚合物的研究上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且事半功倍。

  如果要陈文强更具体地指示,他当然也能说出用各含六个碳原子的己二胺和己二酸合成出聚酰胺66,也就是尼龙的制法。但他不能显得过于异类,过于神仙,总要有个看似合理的铺垫,才好向外界说明情况,并使人相信这是实验研究的结果,而不是突兀而来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什么灵感。

  而聚氯乙烯在十九世纪就已经被现过两次,一次是在1835年,另一次是在1872年,都是在被放置在太阳光底下的氯乙烯的烧杯中出现的白色固体。2o世纪初,俄国和德国化学家同时尝试将pvc用于商业用途,但困难的是如何加工这种坚硬的,有时脆性的的聚合物。

 &种有机化工原料及合成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