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一揽子合作,紧跟和猛追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重锤从二十英尺高处自由落下,撞击在样件上,出轰响;然后又缓缓上升,在同样的高度停止,落下,再次撞击。新技术人员推出样件,开始一番测量和检验。

  陈文强坐在二楼的办公室内,隔着玻璃望着车间内忙碌的工人,手指轻轻叩击着一撂化学分析报告,若有所思。

  按照强卓化学实验室和德国专家的化验分析,大冶铁矿石含铁6o%~65%,是好矿石,但含磷高(>o.1%);焦炭则质量上佳;由于钢中含磷量高,出了钢轨允许的含磷量,磷高钢铁冷脆,所以生脆裂。

  从理论上讲,这就是汉阳铁厂所制钢轨容易脆裂,受到用户抵制,销路不畅,长期亏损的原因。实际上是否如此,陈文强还需要进行验证。所以,他派人从汉阳铁厂购买了铁矿、焦炭,利用崖州的炼铁厂,采取专家制定的炼制方法进行实际测验。

  从岑春煊的电报中得知,接手汉阳铁厂的事情差不多已经确定,只要陈文强确实找到了质量低劣的原因,并有办法改进,他便可以挺直腰杆,提出自己的条件。

  第一,将汉阳铁厂(含大冶铁矿)、萍乡煤矿合并,成立钢铁煤联合公司;

  第二,联合公司必须为纯商办,陈文强注资两百万,并招募商股三百万,以洽购设备、扩建工厂,使其成为“东亚雄厂”;

  第三,联合冶炼公司保证一年内赢利,以后每年产量不得低于一九零三年停产时的一万五千吨。由赢利之日起计算,每年获利之百分之三十支付给朝廷,总计二十年,以为先期汉阳铁厂、大冶铁矿、萍乡煤矿投入之偿付;

  …………

  敢于提出这些条件,是陈文强和张謇等立宪派工商人士不断商议,共同得出的判断。

  盛宣怀是什么人,论做官,他一辈子最高也不过就一个尚书;论德行。他的贪污问题一直就是一笔说不清的糊涂账。人人都知道他花头多,但是人人都离不开他,包括最高当权者慈禧也是这样。

  原因很简单,盛宣怀经办的铁路、轮船、电报。这些都是当时的基础性行业,而且是官办企业中为数不多的可以赚钱的大行业。一个很重要,一个能挣钱,盛宣怀把这些都掌握在自己手里,他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了。

  但盛宣怀不能舍弃的前提是没有人能够取代他。庚子事变时他广为联系,实现了东南互保,置朝廷于不顾,这笔账慈禧可还是记得的。只不过,当时盛宣怀所管理的许多事业如电报、矿业、海关、铁路等是清廷的主要收入,因此对他奈和不得,反而褒奖他保护了长江流域的和平。

  而陈文强在数年内异军突起,无论是名望还是成绩,都后来居上,俨然压了盛宣怀一头。相反。盛宣怀的事业已经被袁世凯夺走了铁路和电报,现在手里只剩下一个汉阳铁厂,朝廷报复的机会来了。

  另外,之前盛宣怀没被彻底掏空的原因是因为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死保他,武汉是张之洞的势力范围,他当然不愿意袁世凯染指。可换成岑春煊这个反袁派,以及陈文强这个立宪派新秀来接手,张之洞的态度便有些不一样了。

  张之洞并不喜欢盛宣怀这个人,因为对盛的私德素有非议,但是他又不得不用他。当年张之洞所创湖北铁政局。经开销公银六百万两而无成效,部门切责。张正在无措之时,恰逢盛宣怀来到湖北,两人便达成了交易。盛宣怀帮张之洞接下汉阳铁厂的烂摊子。张之洞则帮他摆平弹劾一事,而且保举他担任芦汉铁路督办大臣。可以说,张之洞是用自己的政治优势换了一个经济砝码。

  此一时彼一时,张之洞当初是看中了盛宣怀的钱,利用盛帮他解决了汉阳铁厂的麻烦。现在呢,盛宣怀势力消减。汉阳铁厂不见起色,袁世凯步步紧逼,朝廷秋后算账的意图也显露出来。权衡之下,由第三方势力接手,比死保颇为外人诟病损公肥私的盛宣怀更为有利。

  总之,归结各方博弈的心思和算盘,如果陈文强真能在短时间内使汉阳铁厂起死回生,挤掉盛宣怀便并不令人感到意外。而陈文强的信誓旦旦,雄厚资金,优厚分润,无疑也会令朝廷为之心动。

  “陈先生,这是刚刚的测验结果。”崖州炼铁厂聘请的德国总工程师吕柏拿着表格走进办公室,递给陈文强,“经两次撞击,钢轨没有任何裂缝,且每次落下后钢轨的永久变形不过四英寸。”

  “这么说是完全合格了?”陈文强在表格上粗略一扫,开口问道。

  “是的,从各项测验指标看,钢轨质量当属上乘。”吕柏很确定地点头,脸上闪过一丝得意之色。

&emsp正在无措之时,恰逢盛宣怀来到湖北,两人便达成了交易。盛宣怀帮张之洞接下汉阳铁厂的烂摊子。张之洞则帮他摆平弹劾一事,而且保举他担任芦汉铁路督办大臣。可以说,张之洞是用自己的政治优势换了一个经济砝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