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销售网点,一炮打响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赵海镇出生在一个书香气很足的大商贾之家,他不仅会读书作诗写文章,由于自小即受影响,也深谙经商之道。从父亲手中继承部分家业后,因他善于经营,家业迅展。同时,他的思想也较纯粹的读书人更加开放而活跃,与洋人之间也颇有往来。

  当然,阿看中的是他的产业,两家酱园,十几家分店,几十个代销点,这是什么,这是现成的销售网络啊!

  换句话说,现在投资对阿来说不算什么,他需要的是捷径,哪怕少赚一些也有合作的必要。

  细细品着加料的汤,赵海镇不置可否,又尝尝没加作料的,意味不明地点了点对,含笑望着不动声色的阿。

  “对于你能在很简陋的条件下搞出这个,这个味精,赵某是非常佩服的。”赵海镇继续说道:“你在伦敦读过书,但好象只读了两年,就因为经济原因而退学了,是吧?”

  “是这样的。”阿很痛快地承认道:“确实是付不起学费了,我就只能退学,为生活而奔波。”

  嗯,嗯,赵海镇点着头,若有所思地说道:“你只有二十二岁,只在大学读了两年,就能搞明创造,难道洋人的教育就这么厉害嘛?”

  阿吟了一下,解释道:“教育体制不同,教育方法各异,倒也说不上谁厉害,但若论实用性,自然值得称道。”

  “我也有这种感觉。”赵海镇微微一笑,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说道:“埋于经史子集之中,到了这般年纪,才渐渐醒悟过来。当今救国之道,非实业不可。”

  原来你是洋务派,推崇的是实业救国。阿挠了挠头,不论是教育救国还是实业救国,或者是科学救国等等,出点都是好的,但又都不全面,这是一个综合的问题。但不管怎么样,这各项救国理论如果推行开来,对国家也是有好处的,总比什么都不做要强。

  赵海镇虽然是一个传统的儒式知识分子,但同当时许多有识之士一样,在内忧外患之中苦苦思索探求着强国富民之路。在阅读了不少西方书籍之后,他对“实业救国”的理论十分赞赏,并想身体力行地去实践。

  但他苦于不懂现代科学技术,直到阿通过王卓然的七拐八拐的关系找到他,和他商谈起办厂的事情,他立刻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认为这是他半后辈子的心愿得以实现的一个契机。

  另外,赵海镇还有一个心思,那就是他的子女教育问题。他是有送他们去留学的想法,但又担心不适应国外的生活,而阿似乎可以作为老师,让他们提高外语水平的同时,学习到如何与洋人打交道。

  在赵海镇看来,阿这个假洋鬼子能在简陋条件下进行科学研究,很可贵,而且据观察,还算比较“忠厚老实”,与那些一门心思赚钱的人有所不同。

 &e少西方书籍之后,他对“实业救国”的理论十分赞赏,并想身体力行地去实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