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向金称臣酿巨祸第1/1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高宗摆下了招贤厅也不是一个有用人都没招到,其中就有这么一个人,名叫刘正彦,此人在招贤时因汪伯彦没有好好搭理他,就大怒掀翻了桌子,又大闹招贤厅。当高宗询问他是否有真本事的时候,刘正彦在院内站稳扎马,手中握着一杆长刀,据说此刀有六十多斤重。刘正彦大喝一声,随后举刀砍向院内一颗大树,这个大树有腰那么粗,被刘正彦一刀砍断。

  高宗见状好一阵夸奖,随后将刘正彦安排在兵部驿馆重休息,等待封官。

  再说这个宇文虚中,此人自从奉旨探望宗泽以后,就留守在宗泽处管制兵马。宇文虚中这个人非常聪明,不但头脑反应快,而且能言善辩,死人都能说活喽。高宗觉得他留守开封驻地太久了,便下旨令大名府太守杜充前去接替宇文虚中驻守开封周边。

  宇文虚中回到扬州以后,高宗急忙召见了他,向他询问开封和汴京的情况,宇文虚中言道:“启奏陛下,汴京难以久守。”高宗听后大惊失色,急忙问道:“此话何意?”宇文虚中言道:“臣留守汴京时,曾见军中大多兵士都有心让宗泽之子宗颖继任,但陛下却指派杜充前去驻守,军中士兵对宗家敬佩至极,杜充难以服众。臣又闻那杜充有打虐士兵以镇压的习惯,恐怕军中会产生动乱。”

  其实宇文虚中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宗泽死后,儿子宗颖可以率军驻守,但高宗在用人这方面的确非常没有头脑。

  高宗认为,眼前只有一条路可以保住大宋长治久安,那就是与金朝议和。

  第二日,高宗将身边几个文臣叫到了一起,询问和金朝议和的意见。宇文虚中言道:“此时我大宋久经战乱,兵疲马乏,但金朝却是人强马壮,若议和,恐金朝不能应允,只有向金称臣,以示大宋合议的决心。”高宗听了这话,简直就是晴天霹雳啊,怒言道:“我大宋基业二百余年,自古便是中原大国,承袭大统,怎可向蛮夷胡匪称臣!”

  汪伯彦和黄潜善在一旁开始煽风点火,一唱一和的向高宗表示大宋现在太弱,根本不是金兵的对手,说来说去,结果把宋高宗给说怕了。

  高宗思来想去琢磨了两天,最后觉得汪伯彦他们说得对,如今大宋的实力的确不是金朝的对手,所以狠下决心派宇文虚中为议和钦差,前往金朝求和,并且同意纳贡称臣等条件。

  宇文虚中带着礼品金银玉器还有高宗的圣旨前往金朝,朝廷里有汪伯彦和黄潜善处理一些政务,高宗总算过了几天高枕无忧的日子。可好景不长,不到半月,应天府呈递奏折,称丁进、王善两个守将起兵叛乱。

  这个杜充果真是个废物点心,全靠暴力压制士兵,叛军攻打汴京时,宗泽旧部士兵纷纷离去,杜充又不敢出战,只好任由叛军烧杀抢掠。

  高宗急的就像那热锅上的蚂蚁,突然想起了前阵子招贤来的刘正彦,便下旨加封刘正彦为豪州刺史,率军三万前去平叛。

  这个刘正彦也不是吹的,果真不负高宗所望,一举击溃丁进叛军。与此同时,韩世忠率军攻破王善全军,宿州和泗州被韩世忠收复。

  消息传回扬州以后,满朝大喜,高宗下旨加封刘正彦为武恭大夫、加封韩世忠为淮阳路招讨使。

  高宗见叛乱已平,又开始寻欢作乐,整日不理朝政。就在高宗难得逍遥时,北边儿的金朝正在酝酿着一场巨变,这场风暴差点摧毁了弱小的南宋......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