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入场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京兆韦氏,这个不用说,韦珪可是李世民的妃子。

  京兆杜氏,代表人物杜如晦。

  清河房氏,代表人物房玄龄。

  兰陵萧氏,代表人物萧瑀。

  河东裴氏,代表人物裴寂和裴矩。

  这六个世家虽然比不上现在最为鼎盛的五姓七望,但其力量也是不容小觑的,尤其是在唐朝建立之后他们也都跟着发展了起来。

  这六个世家,再加上倒戈相向的清河、博陵二崔,一共八个世家同时拿出了粮食,宣称是捐献给朝廷用以赈济旱灾。

  估计连李世民自己都没想到,他预想中的主战场,也就是明年的蝗灾尚未到来,局势就已经紧张到了这个程度,而主战场竟然是贞观元年的这场旱灾。

  以这场旱灾的影响程度来说它实在是当不得如此声势浩大的对抗,真的是可以用事在人为来形容。

  八大望族联合捐粮助朝廷赈灾,这和涨粮价、盐价、布价和佃租的五姓七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这样的情况下,舆论的发酵已经不是人为能够控制的程度了。

  五姓七望没有害怕,这八大望族就算是加起来也比不过他们联合起来的联盟,但不怕归不怕,他们却不能不低头。

  若是还不低头,他们就真的没了基础了,如果朝廷在这个时候选择发难,他们怕是连组织军队对抗的能力都没有。

  如此声名狼藉的家族,谁又愿意给他们卖命呢。

  但是李世民却没有这么做,或者应该说他暂时还不能这么做。

  别人不知道,但是他知道,主战场根本不是今年的这个旱灾,而是明年的蝗灾,相比之下今年的旱灾真的不算什么。

  战争的影响是巨大的,内战的消耗更大,虽然他很想一举把世家歼灭,但他却只能忍住。

  若是能够一举拿下倒还好,但如果被拖住了,甚至是一直拖到明年蝗灾来临的话,那局势就没有那么好了。

  现在他只能尽量的去收割他能收割的一切利益。

  五姓七望的低头带来的是全方面的物价下调,他们一举抬上去的粮价、布价、盐价和佃租全都降了下来,甚至比旱灾发生之前还要低。

  李世民等待的机会来了。

  除了必要的储备之外,他动用了一切可以动用的钱财、布帛去收购粮食,而且还是来者不拒,有多少收多少。

  与此同时,姜云志也下场了,他的举动虽然称不上是给五姓七望沉重的打击,但最起码能成为一根稻草。

  说不定,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李世民的同意下,姜云志暂且放下了军器监监正的职位,再次拾起了将作监少监这个他曾经发迹的职位,带着长孙无逸这个和他同职位的人奔赴灾区。

  赈灾?不不不,那种事情他们两人还不够资格,他们是为了其他的事情。

  不说真要说起来的话他们也是为了赈灾,只不过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