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紧随其后的李世民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我的家乡几乎已经看不到战争的身影,虽然边关依然会有不轨之人骚扰,但我们都会强硬的回击。”

  “我们从不会主动,就算是被袭扰了也会抗议,会给别人认错的机会。”

  “但若是他们不思悔改,我们也依旧不会软弱到只会仁义之说不会动手。”

  说到这里,姜云志想起了“他们不但不投降,还胆敢向我还击”这个梗。

  “很好。”李世民点了点头,似乎很是满意,也似乎是有点儿向往。

  “那你跟朕说说朕之后的事情吧。”

  似乎是放过了姜云志,也似乎是觉得那些事情都太久远了,和自己没什么关系,李世民重新找了个话题。

  “您想知道什么,臣早已言过,若是没有什么引子的话怕是也不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说清楚。”

  “说一说大唐的大概,这个总没有问题吧?”

  李世民亲手泼掉了冯智彧杯中的茶,还亲手给他倒了一杯热的。

  “这样吧,臣的家乡有一本蒙学书籍名为三字经,这里面就有,不如臣背与陛下听一听吧。”

  李世民没有说话,但却收回了手,静静的坐着。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灭之,国乃改。”

  院子里一时之间安静了下来,鸦雀无声。

  “唐高祖,想来应该是父皇了。”

  “除隋乱,创国基,说的是父皇在晋阳是起义的事情。”

  “二十传,三百载,也就是说我大唐传了二十代,延续了三百年。”

  “是这个意思吗?”

  过了好一会儿,李世民才捋清楚了这段话的意思。

  不是他在这方面不行,而是因为这是涉及到自己的事情。

  “没错。”姜云志点了点头。

  “那为何里面半点都不曾提到过朕呢?”

  李世民的一句话让姜云志差点儿没笑出来。

  合着您想了半天想的就是这个?

  “这个您就误会了,这只是一本蒙学的书籍,里面大都是这样的,比如对秦汉也只是‘嬴秦氏,始兼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至孝平,王莽篡’而已。”

  “嗯~”李世民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似乎是觉得就连汉武帝都不曾被提及,自己没被提及也算不上是什么事情了。

  “那你之前跟朕说青雀之余高明,如朕之于隐太子,这话也是真的?”

  面对李世民的提问,这次姜云志没有说话,只是微微的点了点头。

  他很奇怪,李世民为什么没有问后面那句“梁灭之,国乃改”的事情,反而好像是毫不关心一般转到了现在的话题上。

  “你跟朕说说原因。”李世民并不打算就此放过姜云志。

  ……

  这个问题,碰之即死,姜云志并不想说,但早在半年之前就已经祸从口出了,他没有选择的余地。

  “其实,卫王与太子和您不太一样,您是因为战功甚高,隐太子对您有猜忌之心,但太子是因为您太过宠爱卫王,心乱了。”

  “最后太子被废为庶民,流放黔州。”

  “卫王则是降封郡王,安置于哪里臣就不记得了。”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