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敲山震虎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历时三天,姜云志和程咬金终于是到达了贝州。

  这还是他们两人有意拖延的结果,因为他们实在是不想回到长安被卷入到那个旋涡之中,但因为有黄河的存在,他们又拖延不了多少时间。

  他们此行根本就不用出长安,在渭水码头上坐船就行了,通过渭水进入黄河,然后在高唐下船转陆路,跨过博州就到了贝州。

  实在是没有能够拖沓的理由啊……

  真要是全速行进的话,在没有恶劣天气的情况下走水路一天就能到达博州,再用一天走陆路,两天的时间足以到达贝州了,所以姜云志和程咬金也不敢太过分……

  虽然他们知道李世民能够猜出来他们的想法,但也不敢拖延太长时间,毕竟真到那个时候谁的脸上都不好看。

  “在下见过卢国公。”早早在漳南县城外等着的崔永志和崔永和二人在看到姜云志和程咬金的马车之后就迎了上来。

  “姜兄,你可算是来了!”

  崔永志先是给程咬金见了个礼,然后就拉着姜云志寒暄了起来。

  “在收到姜兄你和卢国公要下来的消息后,我们崔氏可谓是如坐针毡啊,忙忙碌碌的布置了好一段时间,生怕姜兄和卢国公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

  “我一个大老粗,住哪里无所谓了。”程咬金摆了摆手,一点儿都不见外。

  “这舟车劳顿的,你们年轻人聊吧,我先回马车里打个盹儿去。”

  程咬金此行下来完全就是避难来的,他对崔氏从西域带回来的那些粮食根本就不感兴趣。

  在他看来,那些粮食还不够他们家酒楼一年酿酒之用的。

  当然了,现在是灾荒之年,酿酒这种事情程咬金肯定是不敢在这个时候做的,他要是真这么做了,那怕是李世民偏袒也是保不下他的。

  要知道,虽然现在这个时候的魏徵还没有那么大的话语权,甚至才仅仅有个能够参议朝政的谏议大夫的虚职,但朝堂上喜欢上谏以及用于上谏的人可不在少数。

  就贞观时期来说,谏臣可不止魏徵一个人而已。

  孔颖达和盖氏兄弟这三个出身儒家的人都是喜欢上谏的人,而且动不动就喜欢跪在外面死谏,曾几何时可没少让李世民头疼。

  这也是李世民后来喜欢用魏徵的原因之一,因为魏徵虽然是敢于犯颜直谏,但从来都不会把事情给做绝了,最起码不会做死谏这种事情的。

  要知道,死谏是很伤一个君主的颜面的,因为到了让臣子死谏的时候,那往往代表着你不仅做错了还不思悔改。

  “说这些都没有用,东西准备好了吗?”姜云志不想跟崔永志磨叨,直切正题。

  “准备好了。”崔永志点了点头。

  “该上缴的那一份儿我们都已经装好车了,等姜兄出发的时候就可以带上。”

  “嗯?”姜云志抬了抬眼皮,瞅了崔永志一眼。

  “不是该上缴的那一份儿,而是全部!”

  “这……”崔永志语塞,整个人上下都透露着不情愿。

  要知道,对于西域来说粮食是很值钱的,因为那边虽然人少,但耕种的面积也小,这就导致了那边的粮价要高于中原。

  哪怕是中原现在正在蒙受天灾的影响也是如此。

  因此,这次的交易其实实际上是双方都不愿意的一次交易。

  西域那边不想用粮食来交换一堆只能看不能吃的奢侈品,崔氏也因为价格的问题不想从西域那么老远的运粮食。

  对他们来说,与其从西域运粮食回来那还不如直接换成钱,然后在中原再用钱买粮食。

  但问题在于,现在你在中原也不好买粮食。

  之前朝廷有过大范围、大量且低价的出售粮食,但那种行为最开始是为了抑制被五姓七望抬高的粮价,后来在五姓七望的其他五家倒台之后是为了降低天灾所造成的影响。

  后来在扬杭两州那边的荒地开垦出来之后,中原的粮食价格一度回落至正常水平,但朝廷也在这个时候停止了粮食的售卖。

  之所以停止售卖粮食是因为朝廷除了要稳定社会格局和氛围,还需要有足够的粮食来保证赈灾工作的顺利进行。

  而那些个世家也都不是傻子,在朝廷收手之后他们也收手了,虽然他们会按时出售少量的粮食,但那都是为了堵朝廷的嘴罢了。

  谁也不想惹李世民不满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