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谁都勿近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裴寂这个人吧,其实真的是一言难尽。

  要说这个人有本事吧?这个人实际上也就一般。

  裴寂的发迹史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搭上了李渊这艘大船,因为在搭上李渊之前的裴寂不过是个御史。

  这个御史看起来挺唬人的,但裴寂并不是监察御史,而是治书侍御史,这个御史是掌管什么的就不用多说了,从官名上就能看得出来。

  所以在李渊起事之前,裴寂并没有什么大作为,是属于一眼可以看清半辈子的那种。

  但你要说裴寂这个人没本事吧?他又在最关键的时候站到了最正确的队伍中。

  当初在太原起兵之前,李渊的想法其实是比较保守的,毕竟当时作为唐国公的李渊就已经等于是走上人生巅峰了,是其他千万人万万人究其一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

  真正下定决心要起兵反隋的是李世民。

  李世民不知道该怎么说服自己的父亲李渊,所以就找到了李渊的旧交裴寂,拿出了百万钱财交给了一个叫高廉斌的人,让他在赌博的时候故意输给裴寂。

  有了这个引子,李世民和裴寂的关系也慢慢的熟络了起来,最后裴寂答应了李世民,劝说李渊起兵反隋。

  太原起兵之后,李渊开大将军府,任命裴寂为长史,赐爵闻喜县公,然后裴寂就开始了他的平步青云之路。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裴寂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还是在武德元年的时候。

  那时候还不能叫武德元年,因为当时坐在皇位上的还是杨侑,杨侑想要禅位给李渊,但李渊推辞不受,这时候裴寂又站出来了。

  夏桀、商纣皆有后代,但成汤、周武却没有辅佐他们。我裴寂的爵位、官职,都是唐国所封。陛下若不称帝,臣当辞官。

  这就是当时裴寂对李渊说的话,而这句话也让他走上了真正的人生巅峰。

  李渊接受了杨侑的禅位称帝建立了唐朝,是为唐高祖,而李渊在称帝之后分封的第一批官员之中就有裴寂。

  裴寂因为从龙之功,一跃成为了国公,还官百尚书右仆射。

  那可是丞相之职!

  然而,裴寂虽然身居高位,但这个人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可偏偏就是这么一个没什么才学的人,李渊却对他极为器重。

  武德二年,刘武周的部下黄子英和宋金刚入侵太原,裴寂请缨出战,李渊很是感动,甚至给了他“便宜行事”的特权,但即便如此裴寂还是大败,逃回了晋州。

  然而,后续宋金刚又攻陷了浍州,裴寂再退,返回了长安。

  但即便是如此大败,李渊也只是训斥了他一顿后就不了了之了。

  所以说,站好队伍真的很重要,这点从裴寂身上就能看出来,而且裴寂的好日子还远不止如此。

  后来,李渊还升任裴寂为尚书左仆射,甚至就连铸币权都给了他,由此可见裴寂的恩宠有多重了。

  但受到这样的恩宠,在皇帝换人之后你不好好跟新皇帝玩一玩贴贴增进一下感情,反倒是去找你的旧主子,这不是找死呢么?

  所以,就这件事来说,姜云志是绝对不会掺和进去的。

  “志郎,妾身有点儿不成熟的建议,不知道……”

  看着自家夫婿早出晚归的,甚至回来之后还一脸的担忧,崔婉莹不由得想要出谋划策。

  “嗯?”姜云志猛然惊醒,转头看着自己的小妾。

  “前些日子妾身娘家的人刚从西域归来,完成了今年第一笔的琉璃交易……”

  “嗯?”姜云志皱起了眉头。

  他不喜欢自家小妾跟她的娘家有太深的纠葛。

  为人子女,不管是孝敬还是维系亲情,与家里有联系是应该的,但现在情势不同,姜云志不希望自家小妾和她的娘家有除了正常往来之外的联系。

  崔婉莹说的已经涉及到经济范畴的东西了,这不太好。

  “夫君莫要误会。”李娴见状也知道是姜云志误会了,赶紧开口为自己的姐妹解释。

  “前些日子两位妹妹的娘家人过来与妾身交接此次琉璃生意的利润,两位妹妹这才知道这些事情,并非是夫君想的那样。”

  “嗯。”姜云志点了点头,松了口气。

  “不是为夫不近人情,为人子女者,孝敬什么的是应该的,虽然你们已经出嫁,但娘家毕竟是生你养你的地方,为夫自然不会反对你们与娘家联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