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铤而走险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颉利可能算不上是一代雄主,但也算是比较出色的。

  PS:只在武略方面。

  在文治方面颉利是真的一般,但凡他有点儿脑子就不会任用汉人赵德言的方法来治理突厥。

  不同民族的文化并不相通,你怎么可能用别人的方法来管理你的子民?

  但是,在军事方面的敏感度还是让颉利找到了一个擎制大唐火器的方法,那就是沙袋。

  在渭水战场桃李的时候,颉利很是敏锐的发现了火器的弱点,那就是对土地的穿透性不高,但问题在于突厥军队的闪光点是骑兵,你总不能让骑兵全身上下弄个沙袋背着跑吧?

  那特么还玩儿个屁!

  除了沙袋,重甲也能很好的防御炮弹里溅射出来的单片,但问题在于突厥没有啊!

  要想达到那样的防御力,除了沙袋之外也就重甲了,但问题在于突厥没有重甲骑兵。

  要真的有,那突厥早就逐鹿中原了,还需要在渭水被打得灰溜溜的跑回来吗?

  所以最终就导致了颉利哪怕是知道了唐军已经发兵了,但还是没有动作。

  不是他不像有动作,是他不能。

  他现在是既不能率先对唐军发动进攻,因为突厥现在的实力孱弱,别说是在黄河彼岸的胜州城了,就算是云州和朔州都不一定能攻得下来。

  但他也不能后退。

  他当初就是为了稳定军心才来到定襄的,再加上本就有大批的小部族脱离了东突厥,如果此时他再后退到阴山北麓,以此来躲过唐军的话,那结果可能还不如正面跟唐军打一场。

  因为如果那样做了,他的确是做到了暂避锋芒,但他的威信也就没了。

  双方就这么僵持了下来,一如历史上的情况一样。

  而在僵持的这段时间里,唐军可不是什么都没做的。

  姜云志的奏折被八百里加急送到了长安,而在李世民的回复也是以八百里加急送回了胜州。

  上面只有四个大字:任尔施为。

  姜云志在得到了这个回复之后就立刻带人找到了李靖,而李靖在不情不愿的态度下派人保护他。

  原因无他,姜云志要离开胜州,离开有黄河这道天堑作为保护的地方,进入有牧民存在的西套平原。

  “你有把握吗?”哪怕是知道这件事已经是不可能阻止的了,但李靖还是想要说服姜云志放弃这个想法。

  “说多了别说您了,就算是我自己也不信,但一半的把握还是有的。”姜云志给了一个保守的估计。

  “那你小心,一旦有情况,你可以直接返回,无需顾及其他的事情,包括人。”

  李靖的表情很是严肃。

  他这次作为行军大总管,不仅六路大军都归他节制,就连姜云志的安全也都是归他管的。

  所以说,姜云志出事儿没什么,但不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大事儿,更不能被俘,如果发生平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