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如有必要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正常来说,除了正面的三路大军,其他路的大军是用不到火器的,因为那里始终不是正面战场。”

  姜云志其实不太想把火器给分散了,因为熟知这段历史的他知道,与颉利的正面对战就是在定襄,奠定胜局的战斗是夜袭阴山。

  但他却不能这么说,因为哪怕是他也不敢保证就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元素参与进来,他不能因为自己知道的那点儿东西就把自己给束缚住了。

  “为了保险起见,我觉得幽州可以部署一些投石机以及配套的炮弹,一来是幽州有城池,用这个来守城是最好不过的选择,二也是因为幽州也算是重镇了,若是能防御好的话对薛都督那边也是有从辅作用的。”

  “至于任城郡王……”姜云志转过头看着李道宗。

  “严格说来,我不太建议您那边也装备火器,因为就目前来说我大唐的火器种类比较单一,且都是在守城时才会发挥最大效果的。”

  “若是您也装备火器,那也就只能放在灵州城的城墙上。”

  “那正面的三路大军呢?这是出塞作战,按照你的说法岂不是也不能装备火器?”李道宗有些不解,但却没有不满的意思。

  就目前来说,在火器这方面没有人比姜云志更加了解。

  “不一样的。”姜云志摇了摇头。

  “正面大军是要渡过黄河作战的,一旦出现战败的情况,黄河这道天堑就极有可能成为大军的葬送之地,所以正面战场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的慢慢推进。”

  “在这种情况下火器是能够使用的,而且是最合适不过的了。”

  “不是我有意偏向,您也是身经百战的将军,应该知道在现如今这样的情况下,您在灵州那边是不会遇到什么大规模的战斗的,基本上都是以游击为主的散队。”

  “在这种情况下,火器就不是助力,而是拖累了。”

  “无论是一窝蜂火箭的架子还是发射炮弹的投石车,这都是难以运输的大型器械,会给队伍带来极大地拖累的。”

  李道宗并不是为了使用火器和争辩,所以他也没有胡搅蛮缠,只是在了解情况了之后就点了点头,不在说话。

  其实李道宗很清楚,这么多年来他已经习惯了冷兵器式的战斗,突然增加一种新型的武器对于他来说可能并不是什么好事,这极有可能会打乱他的部署,让他以前的那些想法和作战方式无法很好的发挥。

  虽然还有最少两个月以上的时间来供他熟悉,但也是比不上经年累月所积攒下来的经验的。

  “现在就是正面大军的问题了。”姜云志见李道宗没有再说话,转而看向了李靖。

  李靖、李勣和柴绍是正面大军的三大主力,也是此次战争的决定性因素,可以说战争成败与否就要看他们的了。

  尤其是李靖,作为大总管,他要考虑的更多,甚至不仅只是全局。

  “代国公,您是用过火器的,应该也知道火器的优点和缺点的。”

  “没错。”李靖点了点头,扫视着众人。

  “这火器我在巨野泽的时候用过,虽然用的仅有炮弹这一种,但多少也算是有些了解了。”

  “此物杀伤力极大,若是落入人群之中的话虽然不会当场致人死地,但大概率会在伤后不治身亡,在面对突厥上还有一点对我们来说是便利,那就是火器特有的巨大响声。”

  “这对战马的影响很大,虽然突厥在渭水一战之后可能针对性的进行了训练,但畜生毕竟只是畜生,不可能像人一样的忍耐,甚至是令行禁止。”

  “另外还有一点,那就是如同姜监正所说的那样,此物的运输极为不方便,虽然这投石车要比我们大唐原有的抛石机更小也更轻,但也最少是需要十个甚至是更多人来运输的。”

  “而且,速度还没有人步行的速度快。”

  “对,我们需要注意的就是这一点。”姜云志点了点头,这是他最担心的一点。

  “一窝蜂火箭倒还好些,主要都是轻木制成的,而且大小并不是很大,三四个人就足以抬起来跑了,但投石车步行。”

  “投石车都是大木制作的,虽然有轮子,但整体很重,所以运输不方便速度也慢,因此最适合火器的战法就是徐徐推进。”

  “不过火器也是有好处的,那就是杀伤力大,炮弹的威力方才代国公已经说过了,那我就着重跟大家说一下一窝蜂火箭的威力。”

 &e那就是火器特有的巨大响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