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好处和分成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选佃户这事儿没啥难度,因为姜云志也没有啥特别的要求,对这些佃户们更没有什么了解。

  这里是阿城,是长安城的西面,他在发迹之前都是住在长安城的东面的。

  因此,这些佃户虽然是最早跟着姜家的,但要说了解也真谈不上,只不过是比起平常人来说要好一点罢了。

  和朝廷的第二次南迁不同,姜云志要找的是定居杭州茶园附近的人,也就是说他们若是决定去了那就回不来了。

  不过姜云志也不会亏待这些人,他最起码可以保证这些人过去之后有地种,房子他也可以让人帮着盖,只要好好给茶园做事就好了。

  在这样的条件下,还是有很多的佃户愿意的。

  因为茶园初创不久,所以姜云志也没要太多人,就挑选了二十户人家,但即便如此这也有六七十号人了。

  李琴以后将会成为姜家在杭州的代言人,也统管整个茶园的相关事务,像这样有阅历又有能力的人姜云志还是放心的。

  最起码,像李琴这样出身的人应该是不怕那些人闹事了。

  “选好了?”不知道何时,柴绍过来了。

  没有人通报,显然应该是柴绍的意思。

  “您怎么过来了?”姜云志有些意外。

  按理来说现在应该是柴绍最忙的时候,因为现在他身上的事情很多很多。

  按照当初的划分,柴绍是被分在了岭南道的清远那边,也就是铁观音茶的产地,为的是照顾一下姜家在海阳凤凰山的茶园。

  因为是在岭南,所以要和冯盎接触,而之前姜云志又说过找冯盎谈甘蔗的事情,因为茶园施肥需要用到甘蔗渣。

  这件事一来二去的就落到了柴绍的地方。

  地方近嘛,反正他也得派人去,都是顺便的事情嘛。

  “听说你最近在收留灾民和调动佃户,所以我猜你应该是在准备人去茶园那边,所以就过来看看了。”

  柴绍看着面前正在登记的佃户,道出了他来的原因。

  “我这两天正准备派人南下,跟冯盎的事情谈好了,不过现在不是时候,想给茶园施肥得等到明年。”

  说话,柴绍转头看向了姜云志:“你可得抓点儿紧,当初跟冯盎谈的时候你可是说过要给他一点好处的,他若是不要也就罢了,但你不能不提这事儿。”

  “嗨!这个简单!”姜云志摆了摆手,显得很是不在意。

  “您就让他安心准备就行,等到来年春天我就会把该给他的东西给他,不过您也告诉他一声,当初他可是答应分我一半的。”

  “你也真是的。”柴绍哭笑不得。

  “明明是要人家的东西,虽然是没啥用的东西,但你跟人家谈条件总归是不好的,可你偏偏理直气壮的。”

  “这也就罢了,最让我想不通的是那冯盎怎么就答应了?”

  柴绍对这事儿一直挺奇怪的,虽然说姜云志说的制糖的法子很诱人,但糖在这个时代可是当之无愧的奢侈品,前景算不上是太好的。

  别说寻常百姓了,就算是商贾和官员在这两年怕是也不会有太大的消费欲望,他们虽然在蝗灾中没有受到什么损失,但正所谓枪打出头鸟。

  但凡是个聪明人都不会在这个时候出头,那纯纯就是找死。

  因此柴绍很不理解冯盎的想法,他知道这事儿未来的利益还算是可以,但时间太长了,利益也达不到特别高的高度,所以他想不通。

  “在这一点上您可就差得远了。”姜云志嘴上不饶人,但语气却没有什么嘲讽的意思。

  “冯盎这人精着呢,朝廷现在大力开发江南,他在岭南虎踞已久,对南方是最了解的,所以他在这件事上看得比您几位都更加的清楚。”

  “等粮食产量上来了,百姓的生活也就好了,到那个时候才是他赚钱的时候。”

  “而且冯盎这人没有什么争霸的心思,虽然他在家世渊源和能力上都比谈殿强,但他却没有谈殿那般的野心。”

  “您想想看,如果是除去那些常年上报冯盎有意谋反的人不看,冯盎是不是岭南最老实的人了?”

  人都是有判断力的,早年间李世民等人虽然都被南方官员的联合上书给蒙蔽了,但现在他们也都看清楚了。

  如果冯盎真的想要谋反,那最先应该做的就是屯粮,其次就是占领各个险要地区,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的增加自己的赢面。

 &e可以,但时间太长了,利益也达不到特别高的高度,所以他想不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