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夏种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姜云志自知他自己是没有那个本事把热武器发展到一个很高的高度的,所以他并不想因为热武器而阻挡了冷兵器发展的步伐。

  唐时期的冷兵器还是很厉害的,比如享誉后世的唐刀,还有更后期的八牛弩等武器。

  火器到现在依然只是远程用的,并不能够直接左右战局,只能是让后续的战斗更加简单,伤亡更少罢了。

  “娘子,马上就要夏种了,咱们家的土地离水都比较近,是可以进行耕种的,但暂时先不要耕种。”

  看着施粥回来的李娴,姜云志先是简单的问候了一下,然后就开始说起了正事。

  “啊?”李娴微微惊讶。

  姜家的土地都在位置很好的地方,可以说是长安城周边水土最好的地方了。

  北有渭水和镐水,西面有从西汉就遗留下来的昆明池和镐池,南面和东面有发源自秦岭山脉的潏水和酆水,再加上中间还有人工开凿的水道纵横穿插,是难得的好地方。

  虽然今年旱灾比较严重,但镐池和昆明池都被姜云志让人安装了水车从渭水引水,水流量较小的酆水虽然几近干涸,但潏水却只是水位下降,并没有到达干涸的程度。

  只要让人疏通一下水道,想要耕种还是没问题的。

  事实上,李娴早在前天就已经开始有所动作了,只不过到目前为止她也只是让那些吃姜家赈灾粥的佃户和灾民去挖掘和疏通水渠罢了,还没到开始耕种的时候。

  姜云志也正是因为知道了这件事情才会特意提起。

  据他所知,六月份的时候还会有一波蝗灾,虽然那个时候种植下去的大豆和小米还不一定能够发芽,但还是小心为妙。

  “可是妾身已经让人开始疏通沟渠了……”李娴讪讪的说道,脸上一副做错了事情的表情。

  “无妨,疏通沟渠是早晚的事情,现在疏通也是可以的,正好可以让那些土地吃吃水,到时候庄稼才能长得更好。”

  姜云志本就没有责怪的意思,又怎么会为难李娴呢?

  “为夫只是跟娘子你说一下,暂时先不要耕种,像开挖沟渠这种事情没有关系,而且就算娘子你不做,为夫也会让人去开挖和疏通的。”

  可能上天真的是公平的吧,在给了贞观初期长孙无忌、李靖、魏徵和房谋杜断这些名臣的同时,也给了这个时代大量的自然灾害。

  从贞观元年开始的旱灾一直持续到了贞观三年末四年初,贞观二年和三年都有蝗灾困扰,而好不容易挨过这段苦难的时期,贞观六年河南道还有水患发生。

  开挖沟渠能够很好的预防贞观三年和四年的旱灾,这是一件利在千秋的好事,就算是李娴不做姜云志也会让人去做的。

  “那这些灾民呢?”李娴有些发愁。

  “现在来咱们家这边的灾民越来越多了,妾身害怕如果灾情再不结束的话……”

  姜家只是个才刚刚开始蹒跚学步的新兴贵族,底蕴很差,哪怕是李娴的下嫁带来了大量的嫁妆,但在面对这样的灾情、这等数量的灾民时还是会捉襟见肘。

  当然了,李娴毕竟是公主,而且李世民给出的陪嫁也是超过礼制规定的,今年还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别忘了,除了这些肉眼可见的财物之外,李娴的嫁妆里还有好几个店铺和好几个庄子呢。

  只不过那些庄子现在也是在荒废着,被旱灾和蝗灾困扰着,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

  “无妨,等过了秋天,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姜云志微笑着安慰李娴,脸上的笑容让他的话显得信心十足。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旱灾虽然还在持续,但蝗灾已经不足为虑了,接下来只有两拨分别是在今年六月和明年五月左右的蝗灾,而且还都是小范围的,影响都不是很大。

  等今年六月份的那场蝗灾过去之后,像姜家田地附近的土地都可以进行耕种了,到秋末就能收获一季粮食,这就能缓和到明年了。

  而等到明年蝗灾过去之后,旱灾也会慢慢的进入尾声,到时候大唐就会好起来。

  这两段时间的耕种能够极大程度上减少灾民的数量,而剩下的灾民也不是无处可去的。

  一个多月了,扬杭两州的开发已经步入了正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内就有超过五万亩荒地被开垦出来。

  五万亩的数字看似很多,但如果是在不偷懒的情况下,一个成年男人一天最少是可以开垦出两亩多在也是在荒废着,被旱灾和蝗灾困扰着,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