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并不愉快的回门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禀陛下,臣认为南迁之策可行!”

  姜云志并不高大也不强壮的身体笔直的站在朝堂上,但却没有任何人敢小觑。

  “从扬州我们已经能够看到南方的潜力,之前我们受制于时间,受制于人力无法开发,但眼下正是时候。”

  “蝗灾拥有着其他灾害难以匹敌的破坏力,是旱灾、洪涝灾害甚至是冻灾、雪灾都无法比拟的,我们几乎已经可以确定,今年关中大部分地区将会颗粒无收。”

  “不知如此,旱灾仍旧在持续,在经受过蝗灾的洗礼之后今年后续的菽和粟的耕种基本无望,甚至连秋末耕种的麦子都会受到影响。”

  “换而言之,关中地区今年一整年几乎都要在朝廷的赈济下度过,与其让灾民们呆在家里等待着朝廷的赈济,何不让他们南下开垦山林呢?”

  随着姜云志的话音落下,朝堂上又开始叽叽喳喳了起来。

  姜云志的这种想法在之前甚至是以前的朝代肯定有人提起甚至是用过,但次数绝对很少,所以人们在遇到灾害的时候第一个想的就是等待朝廷的赈灾。

  但任何事情都是需要变通的。

  就算是不能通晓未来,几乎绝大部分的人也能看得出来旱灾不会在短时间之内持续,蝗灾也绝对会给观众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如此一来,姜云志所说的反倒是成为最为可行的了。

  “好了!”李世民被朝臣们叽叽喳喳的议论声吵得有些头疼。请下载app爱阅app最新内容

  “还有没有人有其他的办法?”

  如果说吵架,那朝堂上的这些人肯定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但如果让他们想办法,那可能就有些难了。

  他们并不是很赞同姜云志的办法,但等李世民让他们想更好的办法时他们却蔫了。

  人就是这样,见不得别人好,哪怕自己还不如人家。

  此番如果按照长孙无忌和姜云志说的那样实施了,他们的确会成为众矢之的,如果最后赈灾不力,那么他们也是首当其冲的罪人。

  但同样的,如果最后赈灾成功了,他们也将会成为最大的功臣。

  他们眼馋姜云志和长孙无忌还没得到的功劳,但却又不想承担风险。

  “那此事就这么定了!”李世民最终拍板。

  “自即日起所有人都要以蝗灾为重,其他事情能放就放一放,退朝!”

  说完,李世民站起身直接离开了。

  对于今年的大唐来说,没有什么事情比眼下的蝗灾还重要。

  突厥?不好意思,去年冬天的冻灾和雪灾让他们自己都无暇顾及,虽然有开春就南下劫掠的可能,但这种可能并不大。

  中原是耕种文明,而耕种文明在遭受到自然灾害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恢复耕种,草原也同样。

  在开春之后,绝大多数的牧民都会选择赶紧开始放牧,毕竟抢掠是没有准儿的事情,整不好还会把自己搭进去。

  当然了,肯定也p;“自即日起所有人都要以蝗灾为重,其他事情能放就放一放,退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