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上有天堂,下有……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这个时代,冬天赶路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

  这个时代最快也最方便的交通方式就是坐船,但冬天显然是不行的,这会儿又不会有人提前爆破排除凌汛,而且就算是有也不会在这个时候。

  出了渭水,姜云志等人就下了船,从这里开始就要转水路了。

  如果相对于其他的江河来说黄河其实是很浅的,因为水底有大量泥沙的存在,再加上从渭水的合流段开始基本就已经可以算作是黄河下游了,这里的地势平缓水面也稳定,更容易结冰。

  有李世民提前的准备,姜云志很容易就找到了转运的牛车。

  马车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的,除非把草原拿下来并且得到长足的发展,不然的话上哪去找闲置的马匹去?

  水转陆,陆再转水,兜兜转转走走停停,等到了杭州的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半月有余了。

  就这还比预期的时间快了两天呢。

  “不是,我看前朝史籍的时候人们都说扬州很好,但我怎么一点儿都没感觉呢?”

  长孙无逸整个人都是缩缩着的,给人一种很猥琐的感觉。

  但这不怪他,正月里的杭州……

  呵呵,体验过的人都知道。

  而且现在的苏杭地区可远要比后世的冬天更加的湿冷,因为这个时代的开发程度很有限,扬州还算好,苏杭基本可以说是就没动过。

  “现在的扬州算不得好,如果想要见识一下扬杭两州的美好那要等到三月甚至是四月,不过我们显然没有那么多的时间。”

  姜云志感受着周围的人声鼎沸,随口对着长孙无逸解释着。

  “为什么我感觉这里比长安还冷?是我的错觉吗?”长孙无逸脸上满是怀疑人生的表情。

  他的体表温度告诉他这里并不是很冷,但他实际上的感受却告诉他这里很冷,而且是长安都比不上的冷。

  “这是正常的,这里的湿气很重,如果用医理方面的话来说的是阴邪之气太重,外邪入体就会有这种感觉。”

  “不过这也就是我的看法,我对医理方面并不了解,只是引用一下而已,你不用听到外邪入体什么的就以为会得病。”

  “得病的确是会,但前提是你得常年生活在这里,具体的情况你可以问问哲威,他爹应该就有膝盖不好的毛病,这是早年征战留下来的。”

  姜云志说完就喊过了落在后面半个身位的陈信,问了一下杭州这里的县衙或者是刺史府的所在地。

  陈信到底还是跟来了,这是李世民安排的,用他跟姜云志的原话说就是本来就没什么熟稔的人,陈信跟着他也能方便一些,毕竟相处时间长了在习惯等方面会了解很多。

  “走了。”让陈信派人拿着令牌去县衙通知一下,然后就喊着长孙无逸二人出发。

  他下来可不是来玩儿的,而是有正事儿要办。

  费尽了心机和力气才拿下了后世有名的龙井茶,他肯定得好好运作一下,这可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都会是他的家底儿了。

  至于岭南的凤凰山?姜云志就没打算让那里赚钱,他只是很喜欢凤凰山出产的达乌叶茶,那个是留着自己喝或者送人的。

  比起凤凰山,这里才会是真正的商用茶叶基地。

  两道身影脱离了大部队朝着县衙而去,而姜云志则是率领着大部队顺着长江向上走。

  后世的西湖虽然是个湖,但那是在后世,西湖的前身只能说是一个湾,是和长江直接接触的,在大约两汉甚至更晚的时候才成为独立的湖泊的。

  所以顺着长江走就可以了。

  虽然曾经想过在这个时代的西湖不会太好看,毕竟没有经过白居易和苏东坡的修整,但姜云志也没想到这个时代的西湖如此的不堪入目。

  姜云志还记得他刚参加工作的第一年就利用攒下来的加班和休假带着父母出去旅游了,而目的地就是这西湖。

  那时候母亲曾说过,就这一湾水有啥看的?还不如村儿后山的大水库呢。

  人不合拍是不可能走到一起的,母亲的说法得到了父亲的强烈赞同。

  而现在呢?眼前的西湖别说是水库了,怕是连农村里鸭子鹅什么聚集的臭水湾也差不了多少了。

  “你在看什么?”

  长孙无逸看着一脸愣神的姜云志,有些奇怪的顺着姜云志的视线看过去,但心里没有事儿的他是什么都看不出来的。

& 后世的西湖虽然是个湖,但那是在后世,西湖的前身只能说是一个湾,是和长江直接接触的,在大约两汉甚至更晚的时候才成为独立的湖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