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刷声望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陛下,臣斗胆问一句,义仓的准备怎么样了?”

  这话还真没瞎说,要问这话还真得壮着胆子,因为姜云志第一次跟李世民提起的时候就说过,这是前隋的举措。

  再度实行义仓政策,那无疑是在承认隋朝,如果是别的朝代倒还罢了,作为推翻了隋朝的唐朝,李世民是很不愿意这么做的。

  但好在李世民是个明事理的人,他知道在这种情况下义仓是一种很有效的措施。

  “已经在着手准备了,不过很有可能来不及。”

  说到这事儿李世民就有些郁闷。

  他好不容易推掉承认隋朝的想法开始建设义仓,但却发现时间上有些来不及了。

  不过李世民到没有去责怪姜云志说的晚,因为他知道之前姜云志就算是早早地提出义仓计划也是无法实行的。

  那时候五姓七望还在,义仓计划道最后只能是给他们做嫁衣。

  就算是等到了五姓七望覆灭,那时候的义仓也已经有名无实了,和重头再来没什么区别,更何况可能还会有大量的粮食被荥阳郑氏给带走。

  给他人做嫁衣这种事情李世民显然是不愿意的。

  “陛下,这已经不重要了。”姜云志叹了口气,倒不是他找借口,是真的不重要了。

  “如无意外,一切都会如同我们预料的那般接踵而至,义仓的建立不仅仅是为了赈灾,更是向百姓表达朝廷赈灾的决心,让百姓们能够有信心相信朝廷。”

  “而且,就算再怎么晚,义仓计划也不可能一点作用都没有,最起码部分地方还是能够储存一点粮食的吧?”

  “这倒是。”李世民点了点头。

  “京畿道这肯定不用说,因为这里是朝廷命令最快到达也最快实行的地方,其次河南道能够建造一定数量的义仓,因为有黄河这般便利的存在。”

  “主要问题是河东道。”

  因为柴绍还在场,而柴绍是不知道姜云志真正的秘密的,所以李世民没有说得很明了,但长孙无忌和姜云志倒也能听得懂。

  贞观二年的蝗灾主要集中于关中地区,京畿道因为有长安这个大唐都城的存在,无论是义仓的建设还是以后的赈灾无疑都是速度最快的。

  河南道那边已经脱离了关中地区了,姜云志虽然不知道蝗灾会对那里产生多大的影响,但想来就算是有也不会严重到哪里去。

  现在的问题就剩河东道了。

  河东道虽然不属于关中地区,但那里既不是粮仓也没有黄河这种便利的运输条件,到时候肯定不会好过。

  但这也是次要的。

  “这些都是小问题了,臣认为您还是要集中精力在关中地区。”

  姜云志神色凝重,他是真的不想再多赘述明年的蝗灾会有多大了。

  所谓关中地区其实只是一个地域的划分,而这个地域的划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就目前来说相当于后世的山、陕、甘、宁四省,而河东道则是河北和内蒙的部分地区。

  所以,河东道就算是算是有也不会严重到哪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