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不情愿!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先是告了罪,周闼随即用了一个打个很恰当的比方,脑子和大肠,外观上差不多,可总不至于两种物件,装相同的东西吧!

  没错,这话放在刘全身上,很是贴切。可这样的官儿呢,在官场并不少见,而且也不乏身居高位的,那他们为什么能在晦暗的官场生存下去呢?

  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孟子·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如果没有上位者喜好,许敬宗、李义府之流,又何以居高位呢?

  是,这话说的,有些谤君的意思,可却是实打实的事实。雍王也身在局中,有切肤之痛,应该明白他姐夫的苦衷。

  马家是寒门,一身富贵都赖于太宗皇帝,马中书临终叮嘱,要求马载勤勤恳恳,忠于王事,以报答太宗皇帝的知遇之恩。

  有感天恩,又有父命,几十年来,马载不敢有一日懈怠。虽然没建立什么大功业,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还是做到了的。

  现在,他以生华发,厌倦了官场争斗,只想着回清河老家,躬耕为生,早点过上含饴弄孙的日子!

  明白了,全明白了,原来这小老头是想辞官!怪不得,怪不得什么事都躲着点,生怕惹火烧身!

  相逢尽道辞官去,林下何曾见一人。说的就是那些整日把辞官挂在嘴上,拿着说事,做着样子,其实心里并不想辞官的人。

  “这话,放在别人身上,本王一个字都不会信!”

  “可你姐夫不同,他是妙人,本王喜欢他的为官处事之道。......”

  既然,马载不愿意在官场的是非窝里搅合,那李贤也好人做到底帮他一把。回头请张文瓘帮个忙,将其调离洛阳府,转任雍王府-长史,也是正四品的缺儿。

  虽然没有洛阳府尹有实权,但却免了一身的麻烦,不用上朝,不用与人争斗。品秩、俸禄照拿,也不必非要回乡躬耕,干这个也一样自在。

  “本王要开府了,除了不能做主的王傅外,这是最能拿得出手的官职。”

  “怎么样,回去跟他商量商量?”

  李贤的态度已经摆的很低了,当朝皇子,堂堂地的亲王,这种礼贤下士的恩遇,可不是人人都能遇上的。

  而且,王府的长史也是个轻松、好干、不得罪人的差事,对于马载这位官场老油条来说,简直容易死了。

  “臣代姐夫,先谢过殿下的美意了!可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还是得看他。殿下是知道的,他就是属驴的,牵着不走,打着倒退。”

  周闼很想告诉李贤,相比上面那个说英明不英明,说糊涂不糊涂的皇帝,他姐夫-马载更是怕李贤这个小祖宗。大唐开国几十年了,这么多皇子王孙,要说最能折腾,他绝对能派到前面去。

  躲着还来不及呢,送上门去做长史?除非他姐夫杏花村喝多了,否则无论如何也不会答应这样的事。

  “行,本王等着他回信儿!”,善于察言观色的李贤,当然听得出来周闼是话中的推脱之意。

  不过,他不介意,马载愿不愿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李贤想不想要。从来就只有他不想要的,就没有得不到的。

  李勣这大司空够难缠了吧,本王连他孙子都挖来了。区区一个洛阳府尹,跑的了和尚,还能跑的了庙!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