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打起来!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byd的老总在听到这个消息后立马召开了内部会议。

  要说这个事对哪个行业冲击最大,那无疑就是汽车领域。

  手机方面使用这种电池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也只有达到汽车这种级别的平台才能安装上一整套氢动力转换装置。

  没想到局势的变化这么快。

  自家前脚才卖没多久,后脚就有人追了上来。

  和石墨烯电池不同,氢动力电池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称作为“电池”,而是一种“质子膜交换发电”技术,更接近于一台发电机,其本身无法蓄电。

  它的本质是将氢气和氧气通过质子膜催化后逆电解进行发电。而这个过程中除了“水”没有任何排放。

  松下的底子他们很清楚,就是最标准的质子膜交换发电。

  而且由于霓虹特殊的地理位置,算是全球目前在氢动力电池上研发最为深入的堂口。

  每年霓虹都有3004000的氢燃料动力汽车产出,就以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们家现有的氢动力汽车,加注时间并不会超过十分钟,而且续航也已经达到了六百公里。

  而这一次突破,虽然还不知道具体的数据,但从自己所了解到的一些小道消息。

  应该是已经突破了一千五百公里的续航,而且在注入时间上也缩短到了五分钟以内。

  可能听起来似乎不够强,毕竟石墨烯电池的标准续航就是六千公里。

  这中间可是有足足四倍的差距。

  但事实却是,虽然石墨烯的续航时间更长,但架不住人家充的快。

  如果都在拥有足够加注站的情况下,虽然人家的续航不够,但五分钟以内的冲入时间完全可以抵消续航上的不足。

  而且石墨烯所拥有的有点氢动力电池也都有。

  比如安静,又或者是环保。

  毕竟氢动力电池所挥发出来的也只有水罢了。

  而且和石墨烯一样,氢气也可以从多种原料中获取,比如天然气等化石燃料,当化石燃料枯竭时,还可以直接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电解水获得,总而言之,从理论上来讲,氢气也是一种永远不会耗竭的资源。

  在全球的新能源市场,石墨烯电池和氢动力电池都是目前的热门领域。

  远的不说,光是国内就有这方面的布局。

  不过好在byd也不是很慌。

  虽然氢动力电池非常不错,但也不是没有缺点。

  比如氢燃料汽车的成本较高,尤其是电池反应堆中的催化剂,就必须是贵金属—铂,而且暂时没有其它物质可以替代,同时反应堆对氢的纯度要求极高,需要达到99.99%。

  从目前知道的情况来看,松下也没有突破材料的限制,依旧要使用铂来作为催化剂。

  这也是为什么霓虹的氢动力车子都比较贵的原因。

  当然成本这玩意是可以通过产量来降低的。

  byd的老总认为,若是将现有氢动力汽车的产量翻五十倍上去的,那就可以降低约百分之六十的成本。

  也就是说一套氢动力系统可以达到类似于传统燃油平台的价格。

  不过最低也要二十万以上,不可能再少了。

  从这一点上来看,石墨烯的优势还是相当大的。

  虽然石墨烯也贵但却没有贵到这个地步,多少还是能覆盖十五万到二十万这个区间的新能源汽车。

  别小看这五万的区别,这可是低端汽车领域料的限制,依旧要使用铂来作为催化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