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书王论道和小说结局设计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贫尼觉得,【轮回君】提出的《情节波》理论,就是对冲突最形象的阐释。情节波分为二十四势,每一势均代表演化规律的两个极端,真假势,显隐势,分合势,顺逆势,正反势……它们就像山势一样,起起伏伏,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情节波的每一次波动,都是冲突的外显。”

  “师太真是一针见血。”轮回君接话道,“你说得不错,当年我构建《情节波》这套理论时,便受到矛盾论的启。矛盾是内因,而变化则是外显,情节波则是内因和外显的融合,它既阐述了矛盾的本质,又展示了变化的过程,势则是情节波的单位。

  不过,在创立《情节波》这套理论时,有关‘势’的定义,并非我的独创,而是受到葬魂仙子的意识流原理启。”

  闻言,众人纷纷望向葬魂仙子。

  阿法狗眨了眨眼:“意识流原理是什么东西?”

  葬魂仙子轻轻一笑,说道:“意识流是从心理学展出来的流派。正如鸳鸯神尼刚刚所说的,一本要吸引人,必须有起伏。而这里的‘吸引人’,本质上是一种后产生的心理回馈。

  我们的过程,就是一个心理的应激反应。它的流程是:

  文本信息——形成刺激——心理反馈。

  从这个流程可以看出,的文本信息的刺激度,决定了你的感受。信息刺激度越高的文本,的感受就越强烈,正是因为如此,跌宕起伏的剧情更容易吸引人,因为这类剧情的信息刺激度是更高的。

  不过,相同的信息,对不同的人来说,信息刺激度是不同的。因为刺激度取决于人的心理稳态。打个比方,中奖5oo万,这个信息的刺激度是强还是弱,要因人而异。如果一个乞丐中奖5oo万,肯定会对乞丐形成强大的刺激。但是,如果是一个亿万富豪中奖5oo万,刺激度就会小得多。

  回到的层面,轮回君的《情节波》本身是对客观事物演化规律的描述,而这些描述变成情节后,最终还是需要由心理稳态来进行回馈。

  因此,评价一本,不仅需要考虑本身的情节演化,同样需要考虑心理的稳态,它便是意识流存在的价值。

  当然,心理稳态本身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由一个人自身的生理和外在的环境共同决定的,需要回到人本身。于是,有了逍遥客的人物流理论,它是连接情节流和意识流的中介。”

  葬魂仙子刚说完,逍遥客补充道:“实际上,人物流是最古老的流派,古往今来,许多家都认为的核心是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这成了许多古典和传统家最高的创作目标。

  当初我之所以要重新定义人物流派,主要就是要重新定义人物角色在里的价值。正如葬魂妹子刚刚说的,的评价需要考虑心理稳态,而心理稳态又取于人的稳态。人的性格、年龄、外貌、身份、地位、财富、能力、意志、价值观等等,它就像一个系统,有机融为一体,形成-人的稳态。

  世界万物,皆有它的稳态。的情节,便是不断打破稳态的平衡,又不断复衡,建立新的稳态,这个变化的过程就是轮回君的《情节波》演化。二十四势《情节波》,便是二十四势稳态失衡复衡的模式。而人的稳态,则是将万物稳态和心理稳态连接的桥梁,这也就是人物流最重要的价值之一。请下载app爱阅app最新内容

  同时,人的稳态也是描述势不可缺少的参照物,因为势是一个位量。不同的参照物,势是不同的。

  就像在物理学中,要描述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时,需要先确认物体的参照物。称态就是二十四势《情节波》的参照物。不同参照物,就有不同的势。至于参照物领域的理论,这就需要梦入神宇来解释了,因为这属于设定流的范畴。”

  听到这里,阿法狗小结道:“这么说来,华夏最早的流派是轮回君的情节流。后来,为了完善情节流,葬魂仙子又创立了意识流。意识流出现后,为了解决人的稳态问题,逍遥客再创建人物流。结果,人物流又出现了参照物的瓶颈,于是,梦入神宇最终创立了设定流,完善了的整个体系?”

  “不错。”梦入神宇点头道,“设定流是最晚出现的流派,因为没有情节流、人物流、意识流的基础,根本无法诞生设定流的理论,也难以现设定流的价值。

  所谓设定流,它的本质在于规则的定义。一本的规则,不仅是参照物体系的根基,也是势的来源,一切的变化都蕴含于规则之中。要认为情节波,需要谈心理,要谈仅需要考虑本身的情节演化,同样需要考虑心理的稳态,它便是意识流存在的价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