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岳兄,久违了 大结局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岳肃离开养心殿,朱慈焴匆匆赶往慈宁宫,向张嫣禀告此事。

  张嫣心中纳闷,不知儿子为何去而复返,当听说岳肃打算请辞的事后,也不禁倍感诧异。她半晌无语,好半天才说道:“皇儿啊,你希望岳肃离开吗?”

  “孩儿不希望,岳大人执掌内阁,代孩儿打理朝政,兢兢业业,从无半点疏忽。岳大人的功劳,就不必孩儿说了,从他对父皇的感激,对孩儿的忠诚,孩儿就不希望岳大人离开。”朱慈焴说道。

  张嫣点了点头,说道:“你说的这些都一点没错,以现在岳肃的身份与地位,他离开朝廷,少不得要震动天下。不过,他为何要选在现在离开,他的年岁也不大,也不到四十呢,任何人都有对权势的追逐,他怎么就突然要走了。亓诗教这帮人,多大岁数了,还不愿离开,他偏偏要走,你说说,这其中到底是何缘故呀?”

  “听岳卿说,他是感到累了,想要离开,过平淡的生活,回到家乡,在老母膝前尽孝。”朱慈焴说道。

  “表面上,他肯定会这么说,但为娘以为,不会这么简单。”张嫣说道。

  “那母后以为,还有什么?”朱慈焴连忙问道。

  “还有可能是以退为进。当初在养心殿内,母后曾经让你晚些说免礼的话,让岳肃跪上一把,或许他现在还耿耿于怀也说不定。现在以退为进,想要看看皇上的意思。”张嫣揣测地说道。

  “岳卿不至于吧。我看他跪在父皇的木人前,说了许多感慨的话,除了感激父皇的恩德之外,还说了这么一句话——‘皇上对臣有再造之恩,还记得紫禁城上,臣被千夫所指,所有的人都要治臣于死地,又是陛下,力排众议,用那以退为进之策,保住臣的性命,甚至还赐臣进士及第,天子门生。当然,臣后来听说,那是皇后的主意,皇后对臣的恩情,臣也一直铭记在心。虽然,这些年皇后一直对臣有所猜忌,但恩威并用。臣从未怀恨过。臣要走了,在臣离开之后,皇后的心,也应该会放下了’。”

  朱慈焴学着岳肃的语气。将岳肃说的这席话,原原本本学给张嫣听。张嫣听罢,突然感到心头一阵刺痛,许久,她才说道:“岳肃真的是这么说的。”

  “是,母后。”朱慈焴郑重地点头说道。

  “唉……”张嫣叹息一声,“没想到呀,这些天我屡次猜忌于他。他看在眼里,却一直没有忌恨。看来,真的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不过……”

  说到这里,张嫣话锋一转。又道:“岳肃这人城府甚深,这件事,暂且放下吧,等你大婚之后,看岳肃如何反应。是否真的想要辞官。如果他是真的要走,咱们再商量。”

  接下来的日子,便是皇上大婚的事情,制造纪念币什么的。和岳肃想要辞官的事相比,简直不算是事儿了。因为岳肃要走。张嫣的脸上总是阴云密布,时时刻刻都在揣测。岳肃走的是什么棋。朱慈焴要比她强些,可也能看出,并没有新婚的喜庆劲。

  终于,皇上大婚了,普天同庆。可就在皇上大婚后的半个月,岳肃上折子——辞职。

  “哗!”……

  这道折子一上去,朝野立刻震惊,谁也没有想到,当朝第一人,会在最为风光无限的时候自请致仕。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北京城内众说纷纭,有的说岳肃是高处不胜寒,所以才要急流勇退;有的猜测岳肃这是以退为进之策,想要看看新皇帝登基之后,对他的态度。

  但不管是怎么猜,所有的人都把目光投向了紫禁城与岳大人身上。

  皇上看到岳肃的折子,立刻送到张嫣这边,给母亲定夺。张嫣这次没有像岳肃上次自请致仕那样,直接就准了,因为岳肃的功劳,和现在儿子已经亲政,地位稳固。而且,她还想看看,自己不准之后,你岳肃打算怎么做。是真心,还是假意。

  当下,她告诉儿子,驳回岳肃的折子,不准他指使。

  朱慈焴听从母亲的吩咐,驳回奏折,批复很简单,你岳大人年纪不大,着什么急退休呀,接着干吧。

  正常来说,这是一个程序,接下来就要看岳大人的意思了。岳肃再次上本,坚持要致仕回家,侍奉老母。并说自己现在十分疲惫,是到了该歇一歇的时候了。朝中能臣很多,多自己一个,少自己一个,不算什么。希望皇上能够恩准。

  岳肃二次请求致仕,折子送到朱慈焴那边,他照样送到母亲那里。张嫣看过之后,犹豫了一会,才行表态,好言安抚,仍然不准。

  这两次的手段很是高明,第一次是硬行驳回,第二次是好言安抚,多说一些拜年的话,这里就不细表了,总而言之,就是大言你岳肃的能力,国家不能少了你,皇上不能少了你,你若有什么要求,尽管提,但就是不能走。这是一个不小的台阶,你岳肃若是以退为进,这次就算你赢了。毕竟,张嫣还是觉得岳肃是可以依靠的,这么多年,风风雨雨,全是靠着岳肃,才支撑下来,渡过难关,哪有这个时候卸磨杀驴的道理。

  可是,岳肃再收到这次的回复之后,仍然又上了第三道折子,继续坚持要走。俗话说,有  “是,母后。”朱慈焴郑重地点头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