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五年一晃匆匆过第1/1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你若敢反,上天入地,老夫也定领兵灭你。

  薛玉凤带回來的郭子仪的态度,让杨平安放心不少,郭子仪的人品毋庸置疑,但郭子仪手握天下兵马,还是让杨平安有些担忧。

  万一郭子仪认定他是天命者,将來为了保护大唐皇室征讨他,胜负还真不好说。

  好在郭子仪看到了他掌权的这段时间所做的一切,并无伤害大唐根基,而其本人乃是武将,对政治不感兴趣,于是让薛玉凤带回去一句杀气腾腾的话,实则表达出了他的态度。

  杨平安感到很庆幸,假若不是自己儿子杨福南周,随着武瞾对南周的掌控曰益牢固,颁布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举措也得到了百姓的拥戴,于是武瞾择一何时良机,人工制造祥瑞,不但恢复了武姓,更是恢复了女儿生,在南周境内并未造成太大的影响。

  再说北唐,这五年里,比起南周,北唐有些乱,因为北唐的有“二祸”。

  杨福登基,改国号开元,开元三年,由于杨国忠、李林甫曰渐骄奢,终是在朝中爆发了一场官员大清洗,史称“二祸乱朝”。

  事情的起因是杨氏族人在偃师胡作非为巧取豪夺逼死人命,被御史台参奏,惹得杨国忠不爽,对李白的御史台展开了攻讦。

  杨国忠由于家族势大,又有杨玉环陪在杨平安身边,在朝中势力超过了李林甫,偃师杨氏一族也彻底晋升为中原望族,族人遍布朝野。

  这导致杨国忠的自满滋生,历史在这一刻又恢复了原來轨迹,杨国忠开始祸害朝堂了。

  以内阁三宰相为首的官员自是声援李白的御史台,而杨国忠立刻就拉上了李林甫,双方在朝中斗得不可开交,各有部分官员被下狱。

  蹊跷的是,这时候杨平安病了,一直在府中养病,等到双方斗得险些在朝堂上展开全武行的时候,杨平安的病奇迹般的痊愈了。

  他一复出,这场争斗立刻平息了,他给杨国忠和李林甫心中留下的威慑力那是不可磨灭的,他的话,二人不敢不听。

  杨平安处事还是较为公平的,支持御史台对偃师杨族进行了强烈的打压,数名在朝为官的杨氏族人被下狱问罪,更多的被贬斥或罢黜,在偃师为非作歹的更是当众斩首以平民愤。

  而后对那些,因为双方攻讦而被下狱的官员,杨平安提出由他、李白、内阁三相还有杨国忠、李林甫共同重审。

  其中查明的确有作歼犯科贪墨渎职的,从重处理,被冤枉的立刻平反。

  此举不但极大打击了杨国忠及其家族势力,也在朝中清除了一批国之蠹虫,还巩固了杨平安的威望,为他赢得了公正的名声。

  更关键的是,这场朝中官员清洗,不是杨平安搞出來的,不会令兔死狐悲的官员对他不满。

  空出來的位置,杨平安提拔了不少年轻有为的官员,加强了官员的流动姓,尽可能多的做到能者上庸这下贪者死的结果。

  平复了朝中的乱局后,杨平安还得给已经快十岁的杨福上课,让他明白为君为帝者的手段。

  就以这场清洗为例,假若是杨平安发起,哪怕他是皇帝,也容易引起官员们抱团取暖的效果,使得清洗很难进行,但他借助杨国忠之手,使得这场清洗进行的很顺利,官员们也不会生出抵触之心。

  这时候的杨福,对他还是非常非常亲近的,几乎是他说什么就听什么,俨然一副父慈子孝的关系。

  杨国忠受到了打击,李林甫偷笑不止,双方的势力基本有扯平了,大家重新处于同一起跑线上,新一轮的争斗又该开始了。

  与杨国忠、李林甫忙着争权夺利不同,安禄山在这五年很是低调,低调的几乎被人忘记,但很快,他和他手下的那支新军,就在这场争夺天下的灭国战中,绽放出耀眼光芒。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