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胖子明月没照沟渠?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微臣叩谢皇上天恩。”卢胖子无可奈何的再次行礼,说道:“微臣回到任上之后,定不辜负皇上期望,定将治县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如若不然,微臣挂冠归隐,退位让贤!”

  “很好,朕相信你能办到。”小麻子点头,也不急着叫卢胖子起来,又慢悠悠的说道:“不过呢,对于你来说,回到曲靖之后,你的差使可不是将曲靖治理得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么简单,还有更要紧更沉重的差使需要你去办。”

  “请皇上明示,微臣定当铭记!”卢胖子再次行礼。

  “卢爱卿,既然你是平西王挑选的官员,那你一定见过平西王了?”小麻子反问道:“对于平西王这个人,你怎么看?”

  “大清栋梁!吾皇万岁的肱骨之臣!云南百姓的好父母,大清王朝的好王爷!”卢胖子斩钉截铁的回答,脸不红心不跳,就好象不知道廉耻二字究竟怎么写一样。

  “嘿,这死胖子,见人就拍马屁啊。”小麻子笑笑。这时,孝庄忽然又开口说道:“卢一峰,既然你对平西王爷的评价如此之高,那你为什么要力劝平西王爷自请撤藩呢?”

  “太皇太后也知道这件事了?”卢一峰先是楞了一楞,这才行礼说道:“回太皇太后老佛爷,正因为微臣对平西王爷评价如此之高,万分敬爱,微臣才力劝他老人家自请撤藩!”

  “此话怎讲?”孝庄不动声色的追问道。

  “回太皇太后老佛爷,自古以来,绝对的权力,便导致绝对的[***]!”卢胖子振振有词的说道:“平西王爷位列三藩之首,拥重兵,坐大镇,乃朝廷西南之屏障!皇上待王爷义同骨肉,爵至贵极!可谓位高权重,显赫一方!也正因为如此,平西王爷本人虽然对皇上忠如侍父,对百姓爱若待子,却始终无法避免属下之人依仗王府势力,欺压良民,横行不法,坏朝廷律法,辱王府尊严,负皇上恩泽!”

  “是吗?”小麻子故意插嘴问道:“云南的情况,真已经崩坏到了如此局面?”

  “回皇上,云南现在的情况,当然没有微臣说的这么严重,只是有那么一点点的苗头。”卢胖子放缓口气,说道:“而且王爷对于此等情况也十分重视,一旦发现,立即严惩不贷——微臣记得,大清康熙四年,贵州平远总兵赵良栋赵军门,就是因为贪恋权位,瞒报母丧不肯丁忧,坏我大清律法,辱我大清以孝治国之国策,无人臣之仪,无人子之孝!无父无君,弃国弃家!被平西王爷察觉之后,狠狠呵斥了一番,赵军门这才勉强报请了丁忧,总算是没给皇上和平西王爷丢了脸。”

  “还有这事?这个赵良栋连给生母守孝都不肯,还真不是个东西!”小麻子楞了一楞,又暗暗记住了赵良栋这个名字——心说你小子不是不肯丁忧吗?朕帮你成全孝道,让你丁忧一辈子!

  (“死胖子,我挖了你家祖坟了?还是抢了你老婆了?你怎么能这样往死里坑我?”正在宁夏丁忧守丧的赵良栋嚎哭起来。)

  “冰冻三尺,非一曰之寒!”卢胖子又提高了声音,继续说道:“平西王爷对于这些情况虽然十分警觉,严加禁止,无奈王爷年事已高,精力不济,对此也已有些有心无力的迹象,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为家国天下计,为王爷的一世清名计,也为微臣的家乡父老长治久安计,微臣便做出了斗胆劝谏平西王爷自请撤藩的冒昧之举,微臣罪该万死!”

  “你有什么罪?”小麻子又楞了一楞。

  “三藩撤立,乃是国策。”卢胖子磕头说道:“微臣不过一七品小吏,辄敢妄言国家大事,僭越乱政,请皇上治罪。”

  被卢胖子这么一提醒,小麻子这才想起来——卢胖子这个七品芝麻官竟然敢议论三藩撤立,虽然观点很对自己的胃口,但好象还是有点僭越的罪名。想到这里,小麻子换了一副严肃面孔,说道:“既然你知罪,又没有公开进言上书,直接扰乱朝政,那朕就饶你一次!但从此之后,不可再妄言朝政,扰乱国策,再有下次,朕定不轻饶。”

  “谢皇上,皇上训示,微臣铭记在心。”卢胖子额头贴地,又小心翼翼的说道:“除此之外,微臣还有一事,斗胆恳请皇上恩准。”

  “说来听听。”小麻子本来就极其欣赏卢胖子,一口答应。

  “微臣斗胆,想请皇上让微臣换到其他省份做知县。”卢胖子哭丧着脸说道。

  “咦?”这次小麻子和孝庄都楞住了。小麻子惊奇问道:“卢爱卿,平西王爷既然对你如此赏识,你怎么不愿在他治下的云南为官呢?据朕所知,你进京之后,好象就是直接住进了平西王世子的家里吧?平西王世子对你如此厚爱,你怎么还不愿在平西王爷治下任职?”

  “回皇上,这有两个原因。”卢胖子吞吞吐吐的说道:“第一,微臣是云南人,大清律令,本省人不得在本省为官,微臣不敢破坏朝廷法度。第二,微臣……,微臣……。”

  “照直说,朕赦你无罪。”小麻子不耐烦的催促道。

  “回皇上,昨天夜里,微臣收到消息。”卢胖子哭丧着脸说道:“微臣斗胆劝谏平西王爷自请撤藩的消息,不知怎么搞的,竟然已经悄悄的在平西王府之中有所传扬,有很少一部分的平西王府官员,对微臣恨得咬牙切齿,微臣怕……,怕……口气,说道:“而且王爷对于此等情况也十分重视,一旦发现,立即严惩不贷——微臣记得,大清康熙四年,贵州平远总兵赵良栋赵军门,就是因为贪恋权位,瞒报母丧不肯丁忧,坏我大清律法,辱我大清以孝治国之国策,无人臣之仪,无人子之孝!无父无君,弃国弃家!被平西王爷察觉之后,狠狠呵斥了一番,赵军门这才勉强报请了丁忧,总算是没给皇上和平西王爷丢了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