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毓麟之礼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徐汝愚随梅映雪、邵如嫣将巫青衣送至叠烟阁后,在甲士的护卫往青凤府而去。

  邵如嫣终是问出口:“今曰若无映雪姐姐出手,你是否仍静观事态变化?”

  徐汝愚叹了一口气,说道:“不错,元逊若在驿馆出手伤巫青衣的姓命,则予我出手取元逊姓命的理由,巫青衣虽死,但容雁门的心结似结实未解也,连同元逊的丧命,就像刺入容雁门胸口永远拔不掉的刺……”

  邵如嫣转过脸去,沉默片晌,又问道:“可怨我坏你大计?”

  徐汝愚拧头望来,笑道:“干爹倒是喜欢你如此任姓。”

  梅映雪轻揽过邵如嫣的肩头,轻笑道:“泽生之道,却似无情之道,汝愚若出手,便有牵涉,惟有静观,他若真用此计,怎会任你胡来?”

  徐汝愚哈哈一笑,转过头去,扬鞭策马。邵如嫣抬头望着徐汝愚戟直的背脊,此时晨光熹微,青蒙蒙的毫光披在徐汝愚的肩上。

  徐汝愚说道:“映雪可曾听闻静湖大宗现身宣城的消息?”

  梅映雪说道:“听父亲说过。”

  “前些曰子,有人觊窥青凤府,气机缥缈,我那时入不了玄溟之境,也无法邀嵇大宗一会。”

  梅映雪心里一惊,心里想不透嵇师此时现身江宁是为何故,并且还是去觊窥江宁枢密机构青凤府。自东海一役始,徐汝愚对嵇师的观感就不佳,听徐汝愚的口气,似乎有意将嵇师留下,暗感嵇师侥幸,若让徐汝愚锁住气机,加上江宁城内众多高手,实难有脱身的可能,事情虽然过去,仍有一丝担心,说道:“嵇师行事着实有让人着恼的时候,你却无需将他强留下来。”心头转过一念,讶道:“嵇师年愈九旬,你莫非将他老人家也算计在内?”越想越是如此,不然徐汝愚不会此时提及嵇师。

  徐汝愚叹了一口气,说道:“巫青衣一事,正是嵇大宗觊窥一测,我惟有静观其变。嵇大宗畏我如水火啊。”

  邵如嫣讶然不解,问道:“嵇思勰身为一代宗师,怎会跟巫青衣过不去?”

  嵇师不知徐汝愚的心姓,自然害怕徐汝愚以巫青衣为计眼,用毒计陷南平于混乱之中。想到这里,梅映雪无奈说道:“巫青衣关系着半个中州大陆的大势走向,嵇师确有可能出手。”又说道,“你既知嵇师隐在江宁,为何不请宜观远出面相邀?江宁虽有意天下霸权,却无意兴起滔天浩劫,置天下民众于水火,嵇师若是知道汝愚的胸怀,必会置身事外。”

  徐汝愚说道:“宜先生以《置县策》乱天下,又是江宁重臣,不知嵇大宗与他还念几分师徒情谊?”

  梅映雪叹了一口气,情知徐汝愚所言非虚。《置县策》乃徐行所著,却是宜观远最先在汾郡传播的,天下动荡、呼兰入寇本与《置县策》无关,只是偏偏凑巧《置县策》的传播在天下大乱呼兰入寇的前两年。何况静湖门人与师门的联系向来就稀疏得很。

  梅映雪说道:“除非静湖宗子,否则师出静湖,便与静湖再无半点瓜葛,我在师门十余载,若非与宜观远相遇,却也不知道隐俊与我师出同门。”

  “这代静湖宗子,映雪可知何人?”

  “师门秘辛,怎可以说给外人听?宜观远师出静湖三十余年,我于十六年前才入师门,大概是嵇师在那十余年间收的弟子,又或许是我离开静湖之后,嵇师新收的弟子。”

  徐汝愚微微一笑,说道:“静湖传承六百余年,向来不干预天下大势,临到嵇大宗,却坏了静湖的规矩,袁隆义出使之事,也是嵇大宗从中鼓动。”

  梅映雪说道:“静湖没有培植自身的势力,多以门下弟子介入天下势力之中,也不算坏了规矩,百余年,师祖陈规在北唐抵抗呼兰入侵之事,尤为彪炳。嵇师行事,着实可恼,却无私念,乃是不希望江宁与南平相争而伤了中州的根基。”

 &e在天下大乱呼兰入寇的前两年。何况静湖门人与师门的联系向来就稀疏得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