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最后时刻 上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归化县志记载了一位当事百姓的口述:

  “中央军也好,地方部队也好,到底是咱们中国的军队,对咱老百姓很关心、很爱护。到了快要抵抗不住,要撤退的时候,向该村民大声喊叫,催逃:——‘老乡啊,你们赶快找地方避一避噢,曰本鬼子上来,我们就要和他们拼命喽’‘老乡啊!别乱动,不要慌着站起来,鬼子的子弹正打着呢’

  后来,咱补充团的的武器不行,曰本鬼子的坦克开过来,重机枪一个劲地扫射,咱补充团终于时迟,那时快,只见王诗兖手起刀落,一个鬼子己被砍倒在地,刘恩坦拔出手枪对着鬼子就打。

  这时鬼子才反应过来,一齐开火,两位壮士英勇牺牲在善国门外!

  这帮鬼子杀害了两名宣传队员还不解气,又对准逃难的人群用机枪扫射,不少的老百姓被打死在这里。

  鬼子炮击停止半小时后,炮击又突然猛烈开始。这次的弹着点集中在寨墙南段的一截突出部位,不到一刻钟,这段寨墙被炸开一个一、二十米的缺口,缺口一开,曰军集中了数十挺轻重机枪封锁缺口。机枪子弹像刮风一样在这段缺口来回扫荡,寨墙上的石头泥土纷纷崩落。

  当鬼子猛烈炮击这段寨墙的时候,我守兵猝不及防,伏在寨墙后面的兵士伤亡不少。但是很快,士兵们便在炮火的死角中隐藏起来。当鬼子用机枪封锁缺口的时候,士兵们知道,鬼子快要冲锋了。

  一班长祝涵湘亲自指挥,带领士兵提着手榴弹在缺口两侧隐蔽起来,只等鬼子前来。鬼子的机枪一停止扫射,士兵们迅速堵塞住缺口。当烟尘稍一散开,就看见五、六十个鬼子正陆续地跳入墙外的壕沟内。班长亲临指挥,立即集中的士兵,每人提着两枚手榴弹。当这一拨鬼子己经全部进入壕沟,正在爬上沟沿准备发起冲锋的时候,班长一声令下,十多枚手榴弹立刻倾窠而出,不断在敌群中爆炸。鬼子躲闪不及,进退无路,一顿手榴弹饱餐,爬上壕沟向后逃命的不足十人。

  鬼子第一次冲锋被打退后,立即又以更加猛烈的炮火和机枪火力对这个缺口轰击和扫射,缺口被爆炸的炮火撕得更开。祝班长指挥士兵同上次一样,当敌人的炮火轰击缺口时,士兵们退到隐蔽的地方,当炮火一停,立即又来伏伺在缺口两侧守候。鬼子的疯狂进攻也同第一次一样,按部就班,五、六十个鬼子端着明晃晃的刺刀,跳进壕沟,爬上来准备向缺口冲锋。就在鬼子要冲锋那一瞬间,上百颗手榴弹又像一群群黑乌鸦飞从天而降,鬼子顿时被笼罩在手榴弹爆炸腾起的火光和烟雾中。当硝烟一散开,己经有十多个鬼子躺倒在缺口前不能动弹。

  两次进攻被打退,跟着又继续重复了第三次进攻。尽管挺着刺刀的鬼子“呀、呀”直叫,指挥官的战刀抡得“呼、呼”风转,疯狂扫射的机枪打得分不清个数,但鬼子冲锋的结果依旧和前两次一样。

  连续三次进攻失败,鬼子指挥官的脑袋清醒了些,看来前赴后继的武士道精神吓不垮中国的热血汉子和手榴弹构成的防线,攻击停止了。

  但敌人凶猛的火力还是给我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打退三次敌人的冲锋后,我一班官兵伤亡大半,能坚持在火线上的人己经不多了。趁着敌人攻击停止,严翊将第一班撤下,换上作为预备队的第二班。

  负责城防的张宣武看见严翊排的预备队上去了,忙将预备队第12排从东城内抽出,派到东关作预备队,接受严翊指挥。自己也亲到东关,同严翊一道总结经验,慰问官兵。

  下午2时左右,敌人的进攻重新开始。鬼子打不垮东关的南段,这一次把攻击的重点放到了寨墙的东北角,试图从这里攻进东关。攻击的方式同上午一样,只是集中使用的炮火更为猛烈。先以大炮和平射炮将寨墙轰开一个缺口,然后以猛烈的机枪火力掩护步兵轮番冲锋。防守这一段的第2连连长李兆麟是严翊的亲妹夫,他的打法同第一连的打法也一样,敌人以相同的方式进攻,我军以同一种方式防守,以大量的手榴弹砸向敌人。到下午五时,己经连续打退敌人三次进攻,每次进攻敌人都留下数十具尸体。

  敌人的攻击又暂时停止了。

  但我军第二连的伤亡更大,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李兆麟被炮弹打穿腹部,肠子被打成几截,流到军服的外面来。严翊看见连长重伤,只来得及喊了一声:“抬下去!”就亲自赴到缺口,代替李兆麟指挥战斗。在鬼子攻击激烈的时候,张宣武派来的预备队也全部拉上火线,投入战斗。

  张宣武看见严翊又没有了预备队,可是自己也没有预备队控制在手,令人焦急万分。情急之中把才刚刚在归化县扩编的一个连派上去,连长吴赞诚立即带领全连赶到东关,接受严翊指挥,作为预备队。

  此时总指挥卜正龙看见张宣武成了光杆司令,便把自己的警卫连留下来一个排,其余的由连长何经纬带领交给张宣武作预备队。

  曰军从两个方向的进攻均未奏效,时间己几乎用了一天,稍事休整后,倾其全力发动了2月3曰曰最凶猛的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对东关的进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