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革命恐怖的一面!置之死地而后生!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当时的法王呢?

  在我们的教科书里,这个路易十六可不是个东西了,他肯定是个反革命吧?

  但历史的事实是,路易十六当时就非常的支持法国大革命,因为之所以开三级会议,其实就是为了要解决国家的问题,也就是路易十六实际上是想要向贵族开刀,而现在大革命来了,人民要起来了,那这就是在帮着路易十六呀。

  李梦杨非常的清楚,就我们中国人真正了解这个历史的其实非常的少,大部分人都觉得法王跟他的老婆,那就是大混蛋,大反派。

  真实的历史是,欧洲的国王其实都是站在最下层人民这一边的,就沙皇俄国那个农奴制的国家,沙皇都自称,‘我是农民的慈父呀’。

  这不光是皇帝在说,而是底层人民就这么认定的,就法国大革命期间,当时就有个旺代叛乱,这其实是农民造反,却不是造皇帝的反,而是造那些个革命派的反!

  大作家雨果就有那么一本大作叫《93年》,写的就是旺代叛乱,你要真的看过这本书就知道,那下层老百姓是真的拥护路易十六的。

  当然了,这本书在翻译到了我们国内之后,那李梦杨所看到的所有的版本,序言啊,评语啊,都是在说,‘这本小说写出了法国农民的愚昧’,‘底层人民没有认清革命的意义’……种种言语,农民成了保王党们愚弄的对象,他们助纣为虐,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而且,三级会议是路易十六要开的,他其实就是想对贵族征税。以此来解决国家财政问题。可是这个事儿。他不好搞定。那革命一出来,一开始针对的贵族呀,他正好可以从中实现自己的目的,所以,路易十六有什么理由反对革命呢?

  那么说来,第一等级支持革命,第二等级支持革命,第三等级就是要革命。皇帝老儿也赞同革命,这法国大革命就应该是一帆风顺,披荆斩棘,无所阻挡的建立起来一个完美的新世界了呀!

  对,当时的人都是这么想的,但后来生了什么呢?

  一开始是要搞君主立宪制,结果这玩意搞出来,路易十六害怕了,因为这中间有巴黎民众闹事,逼着他回了巴黎。民意汹汹,皇帝的人身安全真的无法保证。于是,一个国王呀,他害怕呀,就跑,没跑成,上了断头台!

  之后就是吉伦特派掌权,结果吉伦特派吧,他们都是空有理论,可干事儿不行,国内外的事儿都摆不平,因为这个时候法王死了,那欧洲的王室其实都是有亲戚的,他们是一家子的,所以看不下去就要干涉,整个欧洲就出了一个‘反法同盟’。

  吉伦特派当时杀法王的时候就是天真的认为,杀了这个皇帝,那么立宪派就完蛋了,而欧洲其他的国家君主,那些个干涉势力也会偃旗息鼓,结果捅了马蜂窝。

  吉伦特派领导之下,法军是被打的节节败退,于是,他们也下台了。前面汤姆森说的那个孔多塞就是这个派的,他的名号就是‘法国大革命的擎炬人’!

  再后来,那就是雅各宾派上台了,这一派上台之后,就一个字儿,杀!

  在雅各宾派掌权时期,法国那简直就是血流成河,就说巴黎的断头台,每一周都要滚出去几百上千个脑袋。

  一开始是杀贵族,那些个不太支持革命的贵族,比如著名的科学家拉瓦锡,其实化学始祖不过说了点儿不同意见,之后就是自由贵族。

  自由贵族,就是本身支持革命的那些个贵族!

  代表人物就有那个孔多塞,他是吉伦特派的呀,掌握革命理论,他的一篇《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这就是法国大革命的革命纲领。

  但那也不成,你革命不坚定,而且他是侯爵。

  杀!

  这一派还有一位著名的罗兰夫人,就是那位大艺术家的夫人,她也被送上了断头台,在行刑之前,她喊了一句话,特别的有名。

  ‘自由啊!多少人假你之名干尽了坏事!’

  应该说,吉伦特拍算是雅各宾派的政敌,那杀了就杀了,政敌嘛。可是后来,杀了  一开始是要搞君主立宪制,结果这玩意搞出来,路易十六害怕了,因为这中间有巴黎民众闹事,逼着他回了巴黎。民意汹汹,皇帝的人身安全真的无法保证。于是,一个国王呀,他害怕呀,就跑,没跑成,上了断头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