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三 打疼敌人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赣军的装备原来也不咋地,要是没有杨瀚之将军,比桂军也强不了多少。”另一位海军军官听到他们之间的谈话,笑着接了一句,“咱们海军能有这样的新式炮艇,不也是拜杨将军所赐吗?”

  “是啊,杨将军总是能事先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地方。”炮艇艇长说道,“原先给咱们内河炮艇的时候,咱们也没想到,能用在这边儿。”

  随着杨朔铭重整海军军备的进程,在平南之战爆发之前,杨朔铭便有了重新组建海军江防舰队支援陆军作战的计划。

  由于中国南方诸省境内江河纵横,水网密布,而且一些江河都有入海口,海军可以派舰部署到内河流域,为陆军提供火力和后勤支援,为了能够尽快的让海军形成战斗力,杨朔铭报请燕京,提出自筹经费,重建海军江防舰队的设想。刘冠雄审核了杨朔铭的提案后上报给了袁世凯,袁世凯召见了刘冠雄、蓝建枢、徐振鹏、李和等海军将领,征询了他们的意见,几位海军将领都认为杨朔铭的方案可行,因为南方各省诸侯一向不大驯服,一旦有事,南方纵横密布的水网将是进军的巨大阻碍,如果能在南方内河流域部署堪用的内河舰艇,无疑将大大的强化燕京政斧在南方的威权,而杨朔铭提出的自行组建更是为中央政斧节省了相应的经费。于是袁世凯便放权给了杨朔铭,要他兼任海疆巡阅使,负责重建海军江防舰队。

  此时的杨朔铭身为全国实业督办,与国内各大造船厂有着密切的军火贸易往来,而此时国内最大的两家造船厂马尾造船厂和江南造船厂都被巡洋舰和自由轮的订单塞得满满的,腾不出手来建造这些小船(事务繁杂财大气粗的杨朔铭也懒得在这些小船上费心思),在得知海军要建造内河炮艇后,几家民营造船厂得知到了消息,纷纷拿出了各自的方案,海军部派往各地的购舰代表最终看中了大沽造船厂的方案。

  大沽造船厂给出的内河炮艇方案其标准排水量为270吨,采用蒸汽式往复机动力(大沽造船厂为了迎合杨朔铭“高科技”的口味,原本建议柴油动力化,但海军方面认为中国境内多煤少油,采用煤炭利于补给,坚持采用蒸汽往复机,而且紧急情况下还能在沿岸砍伐薪柴应急,再者蒸汽动力可以向舱室提供蒸汽利于在北方寒冷的环境下持续作战),双轴双桨,最大航速13节,续航力1000海里,武备甲方案包括艇首一座双联装120毫米炮,艇尾一座单装120毫米炮,桅楼的那样,战争结束以后,还需要这些人开汽车开飞机开轮船,培养一个这样的战士所付出的时间、金钱和心血,并不比培养一名军官少。

  现在因为杨朔铭的关系,徐元锦虽然对钱已经没有心疼的感觉了,但是他心疼这些和自己朝夕相处了这么久的战士。

  接到了命令的炮兵很快便开火了,一发又一发的炮弹落在了那片不大的树林当中,一团又一团的火焰腾空而起,紧接着便是大团大团的黑烟。

  看到树林变成了一片火海,徐元锦的心里不知怎么,并没有太高兴的感觉。

  他知道,在这样的炮火攻击下,隐藏在树林里的力可以向舱室提供蒸汽利于在北方寒冷的环境下持续作战),双轴双桨,最大航速13节,续航力1000海里,武备甲方案包括艇首一座双联装120毫米炮,艇尾一座单装120毫米炮,桅楼的那样,战争结束以后,还需要这些人开汽车开飞机开轮船,培养一个这样的战士所付出的时间、金钱和心血,并不比培养一名军官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