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 魂断异乡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袁世凯当然明白冯国璋为什么不愿意到欧洲去,对于这位北洋系的老兄弟,他一时间又不好强令他离开自己的地盘,只能电告儿子“稍安勿躁”。由于中国远征军事实上失去了最高指挥官,在战场上的各支部队陷入到了各自为战的境地。为了不让中[***]队就此崩溃,一直负责训练中[***]队的美[***]事顾问团向美军最高统帅潘兴将军提议,由潘兴暂时负责指挥中[***]队作战。为了尽快扭转西线的不利战局,潘兴采纳了部下的这个扩大他手中指挥权的建议,在潘兴的授意下,由协约国最高军事委员会向中国政斧提出了要求将中[***]队的指挥权移交给自己的要求。正愁找不到谁来代替陈宦的袁世凯对此欣然表示了同意,于是潘兴开始统一协调指挥美军和华军作战。

  在总算把中[***]队最高指挥权这个“烫手的热山芋”交出去了之后,如何平安的回到中国便是摆在袁克定面前的头等大事,而由于曰德兰海战德国公海舰队取得了暂时的优势,加上德国无限制潜水艇战的发动,使海上航路变得异常危险,而巴黎陷落之后,在德军的猛烈进攻下,法国北部地区很快沦陷,靠近英吉利海峡一侧的法国海岸也通通落入到了德军手中,横渡英吉利海峡前往英国然后转道回中国已经变得不可能了。潘兴为了让“中国皇太子”能够平安归国,特意为他安排了一支中美混合部队,一路护送他前往南特,再从圣纳泽尔上船回国。

  但让潘兴和袁克定都没有想到的是,德军恰在此时又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攻势,在长达数十英里的战线上,数千门德国大炮同时向协约[***]队的阵地开火,协约[***]队的官兵们在猛烈的炮火和毒气下被打得根本抬不起头。轰击开始后的头几个小时里,处在阵地前方的美军指挥系统就陷于混乱了。前沿地区的美军指挥部、军火库、通讯中心和铁路枢纽及火车站,都被德军头一轮的炮火击中。

  当细微的晨光照射到滚滚的硝烟和火焰中时,大量德国坦克和步兵出现在了弹幕后面。不到一小时,他们就占领了阵地的前沿,而处于美军后方的法军甚至没有时间炸毁横跨在卢瓦尔河上的桥梁——桥上早己挤满了大量步行奔赴南岸的德军士兵。到曰落时分,德军窜犯的地方比堑壕战开始以来的哪一天都多。

  和德军之前采用的高大笨重的“a7v”坦克不同的是,德军使用了一种和中国坦克类似的,重量10吨左右,装有一门20毫米炮和一挺机枪的新式坦克。同时,在德军的坦克部队中,还配备有相当数量的缴获自中[***]队的坦克。

  在德军滚滚向前推进时,协约[***]队反击乏力,在法军的指挥部里,法军将领竭尽全力的想要阻止德军向纵深快速推进,但士气涣散的法军缺乏对付德国坦克和用冲锋枪武装起来的步兵联合进攻的手段和经验,在德军的猛烈打击下,法军丢弃了阵地,把它们毫无保留的暴露于入侵的德军面前。成千上万惊慌失措的法军士兵扔掉了武器和军装,然后消失在络绎不绝经过城区向南逃亡的成群结队的平民当中。

  在法军全线崩溃的同时,英军和中美联军也遭到了德军可怕的攻击,驻守于南特外围的中美联军为了已经十分熟悉了。

  能在战场上和华军的“五十响连珠盒子炮”对射的,也就是这种冲锋枪了。

  在中国远征军到达欧洲参战后,德军很快便领教到了部分华军精锐士兵装备的“五十响”的厉害,德军将领意识到了轻便的单兵速射武器在战场的巨大价值。而此时德[***]方正在寻找一种能够打破堑壕战僵局的战法,经过多方研究论证,德军将领首创了“步兵渗透”战术,即经过特种训练的德军突击队跟随延伸的炮火从敌军防线薄弱处向内渗透,避开设防坚固的要塞,不与守军纠缠,而迅速向纵深穿插,破坏敌军的指挥系统和炮兵阵地。这种新战术要求突击队员具有良好的机动姓和猛烈的火力,德军装备的笨重的毛瑟步枪显然不能满足要求。而华军配备的“单兵自卫速射武器”(德国人给中国“五十响”起的名字)是一种很好用的自动武器,德国著名军械设计师施梅瑟受此启发,在追求近距离的猛烈火力的设计思。成千上万惊慌失措的法军士兵扔掉了武器和军装,然后消失在络绎不绝经过城区向南逃亡的成群结队的平民当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