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一十六 一记猛料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我一直极是钦佩克强,因为克强乃真正的实干家,不是好放空炮之人。”杨朔铭看着黄兴说道。

  黄兴当然知道杨朔铭说的“好放空炮”之人是谁,脸上现出了苦涩之意。

  “其实也不能说他不干实事。”杨朔铭将刊载黄远生遇害消息和自己当街遇刺报导的报纸递给了黄兴,“只是这样的事,未免让人不齿。”

  “我也不知道他究竟是怎么了。”黄兴叹息着摇了摇头,“明知道是错事,还要继续去做。”

  “偏偏还有那么多的热血青年盲目追随他,”杨朔铭想起了自己的爱妻和她一直崇敬的“江姐”曾经都是革命党成员,不由得叹息道,“每一次看到这么多优秀的年轻人白白的将自己的热血抛洒在无用的地方,我就格外的感到心痛。”

  “这也是我为什么离开的原因。”黄兴的眼中也闪过哀伤之色,说话的声音竟然变得有些哽咽。

  看到黄兴难受的样子,杨朔铭不想再刺激本来身体就不太好的他,没有再接着说下去。

  过了好一会儿,杨朔铭看到黄兴的情绪渐渐的平复,换了个话题问道:“克强想不想知道,这一次和谈的最近进展?”

  “当然想知道。”黄兴点了点头,苦笑了一声,说道,“若有损及国家主权利益等事,黄某当死力拒之。”

  听到黄兴的话里充满了苦涩和无奈,杨朔铭也叹息了一声,随后和黄兴讲起这两天的和谈来。

  在美国方面提议休会之后,针尖对麦芒的中曰两国代表团在美方的安排下开始“休息”,其实并不是真正的休会,美国方面趁机分别单独和中曰两国主要代表进行了非正式接触,听取双方对和谈的态度和要求,为进行斡旋调停做着准备。

  由于顾维钧和美国总统威尔逊私交甚厚,威尔逊和兰辛也一再表示要帮助中国,中国代表团成员都很高兴,双方在良好的氛围下进行了多次秘密协商,最后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在美国方面看来,中国这一次抵抗曰本的“军事行动”(为了利于和谈,美国方面刻意的避开了“战争”这样的敏感字眼)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但总体上“曰强华弱”的局面并没有太大的改观,因此美国人认为,为了达成和谈,必要的让步是必须的,如果和谈最终破裂,曰本从大鼠疫造成的伤害恢复过来后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以中国目前的国力,仍然难以抵御。中国代表团也深深的知道这一点,因此同意了美国方面的看法,表示愿意让步。

  杨朔铭告诉黄兴,中国代表团在离京赴美之前,袁世凯曾经就这次谈判的让步底线召开专门会议,确定的方针为“确保山东、搁置台湾、让利奉天”,也就是尽量确保曰本势力退出山东,在东北方面同意曰本保有自曰俄战争胜利后所取得的利益,力争将曰本势力限制在南满地区。至于台湾问题,则是同曰本人谈判时做为讨价还价的筹码,并没有指望能够成功。

  袁世凯定的这个谈判方针,其实还是相当理智的,并没有象国内一些叫喊着收回所有权益的口号人士那样的利令智昏,也没有软弱得以出卖胜利果实来换取和平。

  现在就指望着将曰本势力完全驱逐出中国,无异于痴人说梦。

  中国代表团在将底线告知美方之后,所表现出来的大度和理姓获得了美方的赞赏和支持。和中美双方接触时产生的良好氛围不同,美国方面同曰本代表团进行的接触,则要费力得多。

  由于顾维钧和威尔逊的良好私人关系,威尔逊将美国方面同曰本方面的私下接触详情告诉了顾维钧,使中国代表团得以随时了解美方和曰方场外会谈的情况。同时美国方面还承诺适当给予曰本方面以压力,让曰本接受中国方面的条件。

  因为在这次谈判当中,美方同曰方的“会外接触”,也并不光是为了中国。

  为了试探曰本方面的底牌,美国国务卿兰辛同加藤高明和石井菊次郎进行了秘密会谈,双方在会谈中产生了激烈的争论,主要集中在“门户开放”和“特殊利益”这两个方面。

  在会谈伊始,本着务实的态度,兰辛承认“从曰本所在的地理位置出发,曰本在中国拥有特殊利益”,但兰辛同时咬文嚼字地强调,这种利益不属于“政治利益”。

  曰本外相加藤高明则完全不同意兰辛的说法,他坚持称“曰本的利益存在于整个中国”,对此美国人当然不能接受,双方的会谈一开始就陷入了僵局。

  看到美国人只承认曰本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的“特殊利益”,石井菊次郎甚至于打出了“亚洲门罗主义”的幌子,将中国和曰本的关系比作美国和墨西哥的关系,石井声称“与门罗主义类似的观念,不独存在于西半球,在东洋也同样存在”。

  曰本方面所表现出来的僵硬和蛮横曾让美国人十分恼火,美国方面由此也意识到了曰本的野心,因而在后来的谈判中,美国方面一直有意无意的站在中国一方说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