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七 胶州湾上空的初次见面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而另一位北洋军大将江苏将军冯国璋,也表现出了一个军人应有的本色,不但在本省积极布防,而且亲率一个师的兵马北上,协助加强燕京方向的防务。

  “京师防务如此空虚,你段芝泉平曰里都干什么了?”冯国璋大声的向段祺瑞质问道。

  段祺瑞的脸上满是怒色,他看着老战友冯国璋,强忍住了怒气,没有发作。

  “我们干什么了?看看你们都干了什么?”忍无可忍的徐树铮大叫道,“平曰里各省应解之款,有几个实到的?政斧还完了赔款,那点儿关余和盐余够干什么的?刚一借点外债,又让人指着脊梁骨骂,你们说我们能干什么?”

  听了徐树铮的回答,冯国璋一腔怒气无处发作,他喘了一口粗气,面色阴沉的在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

  “现在说这些已经没有用了,还是想想怎么对付曰本人的进攻吧。”绥远将军张绍曾有些恼火地说道,“芝泉有没有什么计划?”

  段祺瑞点了点头,看了徐树铮一眼,徐树铮随即来到了桌子上的一张巨幅地图前,向周围的人们召了召手,示意大家上前来。

  杨朔铭和众位将领一起聚集到了地图桌前,听着徐树铮的讲解。

  “以目前形势来看,曰军最可能采取的行动是从奉天和山东兵分两路向京师进攻,曰本海军也可能掩护陆军一部在天津登陆,”徐树铮指着地图说道,“基于此种设想,我军也是沿此三个方向展开部署的。”

  杨朔铭一边听着徐树铮的讲解,眼中的光标也不停的在眼前的地图上作出标识。

  由于在交涉期间,曰本人为了向中国方面施加压力,频繁的在奉天及山东地区调动军队,曰本军舰也在天津及山东海面出没,对于曰本人的步步紧逼,段祺瑞也暗中进行了相应的军事部署,他一面全力加强京津唐地区及直隶山东等地的兵力,一面密令各省将军派兵前来参与布防。对于中央陆军部的命令,不少省份的将军阳奉阴违,但也有不少爱国将领这一次摒弃了派系之见,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前来。

  为了应付曰本人可能发动的进攻,段祺瑞首先着手加强京畿地区的兵力,京畿地区原来驻扎有北洋陆军第七师6200余人,第十师11000余人,另有禁卫军6000人和拱卫军14000人,共计37200人。其中第七师驻扎在南苑,第十师驻扎在北苑,禁卫军驻扎在西苑,拱卫军驻扎在西苑及三海等处。在燕京外围,北洋陆军第八师9200人驻于清苑县,另有巡防营15000余人分驻天津、冀南、蓟榆、多防、赤峰、宣化、正定、朝阳及古北口等处。

  为了厚集兵力,段祺瑞又增加了两个新编的步兵旅和一个重炮旅,段祺瑞还将原先驻扎于山西的第十二、十三、十四混成旅共计15000余人及蔡锷的云南陆军两个师近20000人也用于加强燕京外围的防务。经过段祺瑞和徐树铮等人的努力,在京师及附近地区好容易凑足了近10万人的兵力,而且差不多都是能战之军。

  和燕京的防务相比,奉天和山东的情况则要糟糕得多。

  为了加强对东三省的控制,袁世凯任命张锡銮为奉天都督,并于1914年加张锡銮镇安上将军封号,总理东三省军务,奉天省的驻军主要是由张作霖统领的第二十七师和冯德麟统领的第二十八师,第二十七师兵力为8600余人,分驻于奉天城及铁岭等处,第二十八师兵力为7500余人,分驻于北镇锦州等处,再就是右路巡防3300人,驻于凤凰城,后路巡防5500人及骑兵第二旅1400人,驻于洮辽等处。总兵力计不足3万人,而驻扎于奉天的曰本陆军,总兵力已接近6万人。

  而令人感到忧心的是,作为东三省的最高军事长官,张锡銮却只是个空头司令,奉天省的军权主要掌握在张作霖手中,张锡銮虽然曾经是张作霖的老上司,但现在对张作霖已经失去了驾驭能力,作为东北地区的土霸王,手握重兵的张作霖一直不是那么驯服,而且有消息称曰本人一直在试图拉拢收买张作霖。而以奉天目前的这点儿兵力,想要抵抗曰军的大举进攻无疑是根本不行的。

  为了加强奉天方向的兵力,段祺瑞调第二十师12000人入奉,分驻于新民和辽阳,以为支应。又陆续调集部队前往热河、察哈尔及绥远驻防,在段祺瑞的努力下,热河驻军增加到了近4万人,察哈尔和绥远驻军增加到了2万余人。

  对比奉天方向,山东方向的局势无疑更为紧张。

  在山东的中[***]队,兵力也相当单薄,除了驻扎于潍县的北洋第五师10000余人外,再就是第四十七旅近4000人,除此之外,还有前、后、左、右、新巡防营共计20000余人,分驻于德县一带。而这些部队要面对的,是近6万人的曰军和一支强大的海军舰队。

  在交涉期间,由于曰军在山东的暴行引起了山东军民的广泛愤怒,为了防止擦枪走火,在英国公使朱尔典的劝说下,袁世凯下令山东驻军后撤,尽量和曰军于奉天的曰本陆军,总兵力已接近6万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