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无题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ps:看《逆流伐清》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新书《血路救赎》已上传,书号:3472638.。∈♀敬请朋友们继续支持鼓励,并祝朋友们五一节快乐。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恢复重建的度比预期要快很多,这使得财政紧张的情况大大缓解,但也只是有更多的钱可以投入到建设和展领域,比如治河、兴修水利、铺路架桥等民生方面,比如加强军队的装备、充实前线驻军的物资仓库等等。

  所以,国库远称不上充盈,更没有多余的钱来挥霍。但这只是表面上的数字,综合国力则在不断增长,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而且,朱永兴别的地方可以节省,对治河,以及在各地建造光复战争纪念碑、纪念馆,却在尽可能地拔款支付。

  治河,这是百年大计,关系到沿河千里的百姓的生产生活,甚至是生命的安全,这项只有在真正的盛世之时才敢大笔投入的工程,就在朱永兴的全力支持下,不断地将筹措出的资金砸进去。

  而战争纪念碑、烈士陵园,则是对整个民族的警醒,对流血牺牲的仁人志士的崇仰,给为国捐躯的烈士一块安息瞻仰之地。

  早在朱永兴还在南京的时候,便曾大张旗鼓地修建烈士陵园,建造纪念碑、馆,并亲往奠基致词,通过邸报。民众们对此举动有所深思,但看过致词后,很多人又都有所感悟。

  “这里记录着为国、为民族而战的义士和官兵们的名字,他们为了反抗侵略献出了生命,光荣属于那些在战斗中牺牲以及遗体在烈火中消失的官兵们。”

  “英魂不朽,万古长存。”

  “我们要牢记。这些出身不同,或出身平民或出身富贵的人们,用鲜血和生命所铨释的不屈的民族精神!”

  “我们的脚下浸透了烈士们的血,但愿以后我们的后代在面对这段历史时,他们的所作所为不会让这些先辈在地下流泪。”

  “举头三尺有神明,这是永远不能遗忘的牺牲和付出。谁遗忘,谁无耻;谁遗忘,谁犯罪。”

  ……………

  每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深刻影响力的民族是绝不会那么容易屈服的。当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总会有那么一群人会勇敢的站出来。他们将挑起为民族命运做不屈抗争的重担,并毫不吝啬地泼洒自己的鲜血。在所有国家的史书中,这群人有一个共同的称谓:英雄。

  英雄的意义就是会使一个坚韧的民族重燃斗志并迸出强大的力量,他们勇气和呐喊会象惊雷般唤醒国家民族的勇气和血性。他们身上凝聚着整个民族最坚韧的品质,也无疑是国家最巍峨的精神丰碑。他们应当永远地受到国人们崇尚、尊重以及缅怀。

  中国民族并不是个健忘的民族,可是他们真的健忘了许多许多东西,这是朱永兴在后世耳闻目睹的。所以,他要尽自己所能。让那些为国捐躯的先辈们能有一块安息之地,这是英雄们应享受的荣誉和尊严。

  精忠报国的英烈被推倒了。那精忠报国还有什么意义?舍身取义的行为被讥讽了,那舍身取义还有几人会追求?抵御外侮的壮举被恶搞了,那抵御外侮又剩下几分价值?没有什么比一座座民族精神的丰碑被毁坏更可怕的事情了,伴随着一个个英雄倒下,是全体国民信仰支柱的崩塌,继而是整个国家的分崩离析。而这一次将再也没有英雄站出来拯救国家。

  战争正在人们的生活中渐行渐远。影响也在逐渐变小,但战争的创伤和教训必须被牢记,血的教训必须吸取。

  “三年之内,每县必须建有纪念碑、馆等设施,并有专人维护;有重大意义的战场必须建有纪念标志;每年清明。当地政府必须举行公祭仪式,以资纪今;从昭武元年十月起,有条件的地方,新婚夫妇必须在成亲后十五日内前往纪念碑、馆等场所瞻仰,献花祭拜,感谢先烈们所带来的幸福生活,此当定为永世之风俗习惯……”

  圣旨下,不管是不是强迫,朱永兴希望以后能变成人们自觉自愿的行动,自内心地崇敬和瞻仰。

  要改变,便不只是形式上的,或者表面上的。只有观念和思想进步了,先进了,才能保证朱永兴凭着皇帝权威进行的改革稳固而不可动摇,不会因人废政而持之久远。

  象李定国、郭之奇、张煌言等这一代人恐怕是不行了,尽管对于朱永兴的改革,他们也构不成多大的阻力,但要他们真心认同,并且跟上朱永兴的思比一座座民族精神的丰碑被毁坏更可怕的事情了,伴随着一个个英雄倒下,是全体国民信仰支柱的崩塌,继而是整个国家的分崩离析。而这一次将再也没有英雄站出来拯救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