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长远目光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既然财政上没问题,那其他方面当然就没有问题了。

  这是大好事,谁都不会看不到。

  先不说远航的训练船(捕鱼船在鲸海有着一定的经济效益,就说那副世界地图吧。

  这在座的几人可早就把之研究的通透了。

  这大洋对岸的大片土地,现如今都是无主之地。

  秦朗早早的瞄上了,秦德他们也都早早的瞄上了。

  那么多的土地能安置多少丁口啊?

  而中原王朝,历朝历代接连不断的农民起义,说到底儿不还都是土地兼并引起的土地危机吗?

  老百姓要是人人都有可耕种的土地,他们活腻歪了啊,才会起来造朝廷的反?

  秦朗曾经给他们说过一个理论,三百年定律!

  这从秦朝到明朝,华夏一共产生了十个大一统王朝,而这些王朝存在的时间虽长短不一,但总的说来中国历史上就没有存在超过300年的王朝两汉两宋这都要分开看。

  秦朗舔着脸就自己贪了功,把这是种现象命名为“三百年定律”。

  而土地兼并无疑是诸多王朝颠覆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因素。

  两汉就不去说了,就说两宋。

  老赵家不禁土地兼并,还以天下之力供养百官,财取于万民,唯恐其有余。恩逮于百官,唯恐其不足。所以那赵氏天下,是年年都有农民起义的,只不过很多都是小打小闹。

  然而到了宋徽宗时候,宣和北方大暴动都了解一下。

  要不是女真南下,一下子让外来的矛盾压过了内部的矛盾成为了天下间的主要矛盾,就赵佶和赵桓的德性,大怂也不会得好。

  赵佶在南方采办“花石纲”,在汴京修建“艮岳”,还尊信道教,大建宫观,把整个天下都糟蹋的不成样子,那场景比之乾小四来都一点不见逊色。

  如果没有女真人的入侵,赵宋内部也早晚要爆发一场席卷天下的大起义,比方腊起义更甚。

  摆事实讲道理,很容易就让秦德他们相信了三百年定律。所以这些人的目光就更不会舍掉北美的西海岸了。

  了解了三百年定律,又多多少少被欧洲人的殖民开阔了眼界,谁会放掉这么大一肥肉?

  是的,这彼此之间是路途遥远的很,可这也不是没有近道可以抄么。从地图上他们清晰的看到了一条捷径——走日本北面,这样就能以最短的距离抵到美洲的西海岸,然后船队顺着海岸线航行不比穿行在茫茫大洋之上更加安全吗?

  有这么个想法打底儿,那不管是朝鲜半岛的沿线岛屿,还是小东洋最北方的虾夷地,那实则都是大有用途的地方。

  现在机会来了,能抓住,他们肯定是不会放过的啊。

  “既然这事大家都同意,那就定下来了。民政院拿出个方略,具体论一论要拿下几个地儿,又要在那几个地方开口子……”

  “争取中秋前拿出一确切的方桉。”而安义飞那儿,这就是先跟朝鲜方面谈着。虽然很快安义飞就要带队折返回来了,但是没事儿,完全可以留下人专门去跟朝鲜谈判。

  这又不是一锤子买卖?

  李倧要是想不老实,来年安义飞的铁锤还可以继续接着敲打他们。

  “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