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曲阜孔家的焦虑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曲阜,孔府。

  大大小小老老少少几十号孔氏头面人物聚集在府里的三堂,彼此交头接耳,小声嘀咕着,一边勉强维持着自己的体面,一边焦虑的等待着孔府真正核心人物商议的结果。

  他们这些人名义上是圣人后裔,但事实上早已经变成了肥肠满肚不知所谓的蛆虫。

  当初孔胤植请了李自成的龙位迎入孔府时候,他们不说话;等李自成败后,孔胤植一脚把李自成的大顺皇帝龙位给踢趴,忙不失的朝鞑清皇帝跪了去时,也没见他们说话。

  所以现在这些人无所谓说话不说话了。

  孔家人凭着孔圣后人的招牌已经在历朝历代受到足够多的优待,这种优待把诸多的孔氏族人养成了米虫蛀虫之余,更大大加强了他们有恃无恐的自傲心理。

  认为不管是谁当皇帝坐天下,总少不了他们孔家吃上一口大肥肉的。

  哪怕孔家子弟也就此与实权,与出将入相的男儿报复再无半分瓜葛,孔家人也觉得无所谓了。

  只要他们能世世代代的富贵下去不就行了吗?

  世间没有千年不衰的王朝,却有千年不败的孔家啊。

  所以这里即便很多人都知道自家与鞑清联系密切,甚至不久前滋阳的大变故都极可能与自家大有关系,可这又如何?他们孔家依旧屹立不倒!

  孔氏一族内心中有着超乎常人想象的自负。

  但这种笃定是针对绝大多数的孔氏族人的,而不是孔胤植、孔兴燮父子。

  他们父子俩在滋阳事上,跳上跳下太过活跃了,可不敢保证那位真就不会清算他们。

  须知道,孔氏一族的荣光不会倒下,但衍圣公的归属却就不一定了。

  孔胤植父子此时此刻比之外堂等待结果的那些孔氏族人更加的彷徨,毕竟衍圣公么,只要是个活人,只要姓孔,不就可以坐了。可不一定非要是他们父子俩。

  毕竟孔闻韶的儿子可不止孔贞干和孔贞宁俩。

  那真正的嫡支长子孔贞干一系已经绝嗣,孔贞宁这一支即便占据了个二房的名义,比之三、四来又真能高贵几分?

  所以不惜一切代价的巴结秦朗,争取缓和自己与秦朗间的紧张关系,这就是孔胤植、孔兴燮父子现下最为重要的事。

  当然年纪小小,都还没成年的孔兴燮很年少气盛,认为根本就无需担忧,关上大门就是。

  “难不成齐国公还敢把孔府怎么着不成?”

  言语里充满了傲气。

  这是孔胤植年过四十才来的嫡子,真的是从小骄养到大的小公子哥,他眼睛里的‘天’就是他的父亲,哪里知道孔胤植现今身上的压力啊。

  列座的还有孔尚睿,以及孔胤植的大女婿宋祖乙。

  宋祖乙这家伙本是刑部的主事,崇祯七年的进士,论年纪比起孔胤植来也小不了几岁。当初李自成狼狈退出京城的时候,宋祖乙带着家小逃回了曲阜老丈人这儿来,两年时间里就一直缩在曲阜没动弹。

  比起他的连襟罗尚忠(孔胤植二女婿)来暗淡了不少,可宋祖乙却觉得如今这个乱世,能安安稳稳的活着就是最大的幸运了。

  罗尚忠是太常寺的官儿,先投了李自成,后投了鞑清,青云直上,现如今已经是太常寺卿了,可宋祖乙真一点都不羡慕之。

  因为蹦跶的越欢,日后可能摔的就越惨。

  是。越早投资收获越丰厚,可他宋祖乙并非慧眼识真龙的英才,所以他也不打算去犯这个险。

  大不了等乾坤定鼎之后再去谋个一官半职么。

  凭着他衍圣公女婿的身份,凭着他崇祯七年进士的身份,还能谋不到手?

  历朝历代开国之初那都是缺官缺人的,如大明开国之初,举人都能青云直上,秀狼狈退出京城的时候,宋祖乙带着家小逃回了曲阜老丈人这儿来,两年时间里就一直缩在曲阜没动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