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城破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阿巴泰是完全没有想到济宁城能塌的。

  可事实上这城墙它就是塌了。

  被几次加固后的济宁城墙说真的,是很牢固不假,三五斤的小炮打上去,只多剥掉一层皮儿。但是十五斤、二十斤的炮弹威力又岂是三五斤的小炮弹可比的?

  那是十倍、几十倍的威力翻增啊!

  三五斤小炮的炮弹只多能给济宁城剥掉一层皮儿,那十五斤二十斤的重炮炮弹就能剜掉济宁城的一块肉。

  一颗铁弹砸在城墙面上就能打出一个锅盖般大的坑洼来,深可及尺,什么城转、青石,应着全都碎成粉齑。

  沿着坑洼四周蔓延散布开的裂缝裂纹,每一条都是割在城墙上的一刀。

  三十多门重炮对准一地儿狂轰乱炸,济宁城凭什么能顶得住?

  说白了,济宁城跟后世的永久式混凝土工事还有很大不同,它到底是一座包砖城,内里还是夯土夹心。

  所以只用了两天时间济宁城就塌了。

  而阿巴泰在第一天之后就感觉到了不对,一边组织城内的民壮,准备着在必要时候封堵缺口,另一边就组织精锐部队预谋着反击。同时还迅速在被重点轰击的城墙段内里修筑防线。

  结果不管是封堵缺口还是组织精锐反击,效果都十分的不理想。

  也就是时间晚了,秦朗军击溃了出城的清军之后,就选择了收兵,暂时并未攻城。

  可这一幕终究会来临的不是?

  对于攻城战,这是秦朗军的一个薄弱环节,因为从秦朗起家之初到现在,他们就没正儿八经的攻陷过敌重兵驻守的大城。

  但没攻陷过并不意味着就不能推演,再结合上军兵实战中的宝贵经验(重兵驻守的大城没拿下来过,可兵力单薄的小城拿下来过啊),参谋处那是早就有了一套章程了。

  跟与野战一样又不一样,一样是充分发挥炮兵火力,让炮兵唱主角,以火力摧毁敌人的据点或任何攻击行动。

  说白了就是有点大炮上刺刀的意味。

  以强大的火力摧毁一切敌人,而尽量避免陷入与敌人短兵相接刀枪肉搏。

  不一样的就是尽快尽可能的占据高地,居高临下的架枪。

  但这些都是沙盘上的推演,究竟现实里能打成什么样儿,还是要靠士兵与基层军官们的努力。

  毕竟计划赶不上变化,你设想的再好再美妙,执行中出了乱子岔子,那也崩溃不是吗?

  济宁城的面积并不小,当然也不大,至少没有临清大,这里更多的是城外四关的繁盛,一下子把城区范围扩大化了。

  可惜现如今又是什么时候,连绵的征战早就让济宁四关尽毁,昔日城外繁华的市井街容也早就不复存在。

  但即便如此,只城墙内一条条交错纵横的大街小巷,清军就有太多的机会与攻城部队短兵相接了。

  秦朗看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清军,虽然不知道他们现在的士气如何,但只看他们埋伏的地方,只要秦朗军大规模的杀入城中,就绝避免不了刀枪肉搏的场面。

  所以看到如此情形,秦朗绝对不会下令大举进城的。

  “轰轰轰……”

  一发发炮弹透过塌陷的缺口往城内轰去。

  一夜时间黑灯瞎火的,民夫根本就修不好缺口。他们倒是想点起火光来,可秦朗的炮兵不允许啊。但凡缺口处敢有一丝儿光亮,炮弹立刻就噼里啪啦的打了过去。

  民夫们两眼一抹黑的还修个屁啊。一夜的功夫都还比不了黎明后到秦朗军发起进攻,这一个多时辰间的进度呢。

  但短短的一个多时辰又能修个屁啊,修补城墙又不是砌院墙,这是个大工程。

  所以当秦朗军大炮做出要对准缺口开火儿的时候, 秦朗看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清军,虽然不知道他们现在的士气如何,但只看他们埋伏的地方,只要秦朗军大规模的杀入城中,就绝避免不了刀枪肉搏的场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