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何去何从,崇明沈家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可要是这些人不知道好歹,若闹得过分了,那就只能连一视同仁都没了。

  当天,秦朗就带人离开了郁洲山岛。

  而也同样是这一天,刘昀带着两人也终于赶到了松江府的崇明岛上。

  他是特意来拜访沈家人的。

  松江沙船帮,这可是明末时候能与闽地郑芝龙相媲美的海路大集团。

  前文已经说了,因为黄河夺淮入海的原因,整个苏北沿海,都遍布着浅滩沙地,吃水深的尖底船根本就很难在苏北沿海航行,自然就也越不到齐鲁去了。

  如此垄断北地海运的船只就是北船的代表平底沙船了。

  松江府是南北海路交汇的中心,是长江水道的终点,还沟通着运河水道,这地方天然的就是船运集团的兴起之地。

  这里的沙船帮控制着大大小小两三千艘的沙船。虽然大部分都是航行于内河之上,但海路上他们同样是庞然大物。

  只不过军事色彩远没有闽地的郑芝龙来的那么浓郁。

  这是因为北地海运远没有东南沿海那么紧张的气氛,更没有东南海域那般多如牛毛的海匪。

  也所以,崇明沈家作为沙船帮的魁首,其影响力很大很广泛,但真正的凝聚力就差的多了。

  甚至就连沈家内部都纷争不断。

  这些年为大明朝尽心竭力的沈廷扬,只是沈家其内的一支。三年前首次海运漕粮,沈廷扬为时任漕运总督朱大典所轻,是变卖了家产,方才自备沙船十二艘,载米数千石,与堂弟沈懋爵率船队由淮安庙湾出海的。可同样的,沈家中也有人在湖广跟张李农民军都有勾连。

  不过具体到商业利益,你找上沈家的大门,那是绝对没错的。

  刘昀受秦朗之命要收买船只水手,他并没有直接找上造船厂,也没有立刻发布布告,而是来寻沈家,这绝对是步好棋。

  先不说搭上了沈家之后会不会有什么便易,只说一个拜码头,那都很有必要的。

  因为秦朗的船队组成之后,明面上就也需要从船运利益中分取一杯羹了,你怎么能不事先来拜访一下大佬呢?

  沈家的管事人是沈廷扬的族兄沈廷演,对于刘昀的上门是甚为高兴。

  这个时候谁也没想到大明朝马上就要完蛋了,沈廷演满脑门的都是银子利益,他虽然知道族人中有人在与李自成、张献忠勾连,但农民军方面的利益还太少,沈家更大的厉害还是在大明身上。

  尤其是沈廷扬,自打走通了海路漕运之后,那是给沈家带来了不少的利益。

  哪怕海上漕运最终被时任漕运总督的朱大典所阻挠,以至于仅仅走了一遭,但沈廷扬至今驻留登州,身上还兼着关宁粮饷事务,这就给沈家带来不小的帮助了。

  现在听刘昀的话语,他背后的秦朗之想简直是与他那个族弟如出一辙,都是想着振兴舟师,以海路制衡关外,这怎能不叫沈廷演大喜呢?

  他沈家又多了一支持者啊。

  秦朗的名头他是听说过的,手笔很大,财力充沛,还有一定的武力保障,这要是涉及海运了,可不很快就能崛起?沙船帮内就又多了一支支持他沈家的力量!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