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一百六十六章 媚上有术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山东,沂州府。

  辰时刚过,在知府衙门的院中,杂役小心翼翼的清扫着地上的落叶,生怕发出一点声音,惊扰了新来的大人。在旁边的签押房中,山东巡抚左清易正饶有兴趣的站在东墙的书架旁翻看着一本书。签押房本是洪玉笙的,左清易到了沂州,洪玉笙就让了出来,自己搬到侧院去了。

  这签押房布置的很是简单,除了东墙的一排竹木书架外,少了官场签押房中常见的满墙书画,以及古玩、香炉、宝剑、琴笛等等,只是在墙上挂了一幅独字书法,上书一个大大的“静”字,落款是“甲申年寒玉轩玉笙自励书”。南侧放着一张普通的书案,上面的门房四宝极是普通,加起来也就值几十文。

  沂州知府洪玉笙疾步走进了小院,杂役看到了,忙把扫把一扔,就地打了一个千儿。洪玉笙却理不不理,快步走到签押房的阶前,躬身报名道:“卑职,道光九年进士及第沂州府知府洪玉笙拜见抚台大人。”

  屋内,左清易听见了,轻咳一声,吩咐道:“洪大人,请进。”却没有把书插回书架,拿着书踱步坐到了主位上,看洪玉笙进来,示意他坐下说话。洪玉笙忙竖着身子,半个屁股坐到了客位上。

  左清易看着洪玉笙目光柔和,微笑的说道:“刚刚听说,洪大人昨天半夜才从蒙山县赶回来,想来定是疲惫不堪,现在就把你召来问话,不是左某不体恤属下。而是兹事体大。不敢稍有懈怠。”

  洪玉笙忙抱拳恭敬的回道:“是卑职的不是。昨夜回来,本应及时向大人回报蒙山县的办差事宜,但卑职看已过子夜,加之大人数日都不曾好好休息,怕叨扰了大人,才斗胆天亮才来回报。”

  左清易摆手道:“请罪的话就不说了,正事要紧,洪大人快说说。蒙山的情况如何?可有钦差大人的消息,或是有什么蛛丝马迹?”

  “是,大人,卑职到了蒙山……”洪玉笙详细的说了这几日在蒙山搜索山中土匪,以及打探苏敏消息的事情,只听他最后说道:“可惜,在山中奔波数日,土匪剿灭了数股,但贝勒爷的消息却一点都没有。”

  左清易听了,一脸难掩的失望和疲倦。叹了口气道:“贼人在巡抚衙门投书已有十数日,然后就什么消息也没有。从当前情形分析,钦差大人应该还被贼人禁锢在沂州,但我们几乎将沂州翻了个便,就是一无所获。”

  洪玉笙听了这话,忙起身跪倒在地,一边叩头一边说道:“钦差大人在沂州蒙难,全是因为卑职治境无方,才有匪类猖獗,红阳教肆虐,请抚台大人治罪,卑职绝无怨言。”

  左清易右手虚抬道:“洪大人请起,不需如此,红阳教祸乱的是整个山东,要治罪,我左某第一个逃不掉,再说遇事委于下属,左某不齿也。今日到了沂州,也看到洪大人牧民有方,藩台大人多次在我面前夸你,查你官档,已连续两次被吏部评为卓异,难得的很呀!”

  洪玉笙欠身道:“大人夸奖了。”

  左清易摆摆手道:“洪大人无须过谦,从你这签押房就可窥出一二,左某为官二十载,官员的签押房也看过了几百个,像洪大人这样简朴的凤毛麟角。”说着左清易指着墙上的那幅独字挂幅道:“此字颇合左某的脾气,先贤云,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为官之道,尤其讲究个静,但做到的又有几人。你这个‘静’字,运笔飘逸,别有一番韵味在里头,非有一段际遇之人是写不出来的。”

  “抚台大人慧眼,此字是卑职入仕之前在家乡苦读时书写的,当时与老母凭着二亩薄田度日,现在想来当时苦则苦亦,然而有一股浑然之气在胸中,就算吃粥腌菜也是精力无穷,读起书来融会贯通,颇有心得。入仕以来,忙于政事,迎来送往,有时忘记了读书,为时时提醒自己,就把原来的这幅字又寻出来挂上去,倒是污了抚台大人眼了”

  左清易抚掌叹道:“自古寒门出贵子,左某也算出身耕读人家,知道其中的不易,所以,为官以来立官档,已连续两次被吏部评为卓异,难得的很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