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拨云见日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几句普通的古诗耗去苏敏和姚秋山接近两个时辰的时间,但还是没有结果。

  秋怡心从桌上拿起那张纸念道:

  正是峰前回雁时;

  黛消波月空蟾影;

  一卧烟霞春四十;

  南风引三至殿前;

  申白宾朋传道义;

  甯戚伤时亦浩歌;

  耶溪暮雨樵风起;

  更悲人事逐颓波。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app爱阅最新章节。

  姚秋山解释道:“这是陈追雪今天夜里从海云庄外截获的红阳教来往的书信。”

  苏敏忧心的说道:“他们这么晚还出来送信,一定是非常重要的,可惜我们看不懂什么意思。”

  “会不会,陈追雪记错了诗句。”姚秋山猜测道,随即他又自己摇了摇头,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看着他们二人抓耳挠腮的样子,秋怡心微笑的说道:“看两位大学问家急成什么样子了,这个其实是我们江南学堂里小孩子经常玩的一种游戏,叫作‘藏头诗’,就是竖着或者斜着念,成为一个明确意思的句子。”

  “藏头诗”苏敏听说过,但用这个来传递消息还是第一次听说,他眼睛一亮,抓过秋怡心手中的纸,又仔细研究起来。

  可是事实又让他失望了,这些诗句不论是横着读,竖着读,还是斜着读,都不成句子。书房中片刻的欢喜,又变成永久的沉寂。

  早餐是秋怡心准备的,鲜香鸡汁加京丝挂,上面盖醮了一层香喷喷的狍子肉酱,洒了细碎葱花,配着青花碗,翠白黑亮,让人看了口里就不自主的涎水直流。

  但是面已经放凉了,吃面的人依旧在书桌前不肯离开。

  “不好了,不好了!”外面传来了陈盼儿的惊呼,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

  书房内的三人都是一惊,不约而同的站起身来,屋外又传来“哎哟”的一声,等他们推门出去,看见陈盼儿表情痛苦的伏在地上,秋怡心忙上前将她搀扶起来,关切的问道:“怎么啦?”

  陈盼儿带着哭腔说道:“红花,她,她……不见了。”

  苏敏一下也紧张起来,看了一眼姚秋山,姚秋山在苏敏的耳边说道:“我一直派人监视他们,不知道怎么会出这种事。”

  苏敏急问陈盼儿道:“怎么会不见的?”

  “我早上起来,看你们在书房了谈事情,我没事干无聊的很,就准备去找红花,看看她准备的新嫁衣。可到了她的房间,门的虚掩的,人已经不见了,里面收拾的干干净净的,我们给她的东西,她一件都没带走,整整齐齐的放在炕上。就是拿走了我哥哥送给她的一把黄杨木的木梳。”

  苏敏好像没有听到陈盼儿最后一句话,他喃喃的说道:“走了,好巧,正是这个时候他们走了。”

  姚秋山看见月亮门外一个人探头探脑的往里看,他厉声喊道:“杨健,你过来。”

  这个杨健,苏敏认识,他本是葛济山庄民团的第一批成员,本来身手就不错,跟着褚肇南又学了不少东西,自从大部分人参加了新军营后,民团又招募了一些青年,现在他已经是民团的副队长了。加上他又有个扮什么像什么的天分,上次放玉牒装扮打架士卒的就是他带领的,所以这次进城担任监视任务就由他带队。

  看见姚秋山叫他,杨健三步并作两步跑了过来单膝盖跪地,给苏敏和姚秋山行礼。

  秋怡心知道他们要谈话,就先把陈盼儿扶进书房。

  姚秋山不客气的喝道:“你们是怎么办事的,连个人都看不住,人跑了还不知道。”

  看着杨健被训的脸通红,苏敏扯了一下姚秋山的衣袖,止住了他的呵斥,弯腰搀起杨健,说道:“算了,这两天我们关注的目标太多了,城里城外的够他们忙活的,你看杨健的眼睛都熬红了。”

  听了苏敏体贴安慰的话语,杨健鼻子有些发酸,“扑通”一声又跪倒在地,羞愧的说道:“是属下无能,陈前辈和陈师母有事去了城外,这里就剩下两个弟兄,这两天连续监视把他们累坏了,我说帮他们盯一晚上,可偏偏就出事了。”

  “好了,不必自责,你还是下去休息休息。”苏敏说道。

  看着杨健的背影,姚秋山冲着苏敏说道:“治军就在赏罚分明,有过不罚,怎么能服众,大人这么迁就他,不见得是好事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