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伸手必被捉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教训了一顿之后,陈达开始给几个人分配任务。

  冯金海明天率兵进军澎湖屿,控制澎湖、马祖列岛,剿灭那里的海盗和走私贩子。同时派船巡弋海上,缉拿走私,封锁海上通道。

  在那里普查人口,为将来设立官府打下基础。

  刘旻率领主力,进军小琉球。干的也是跟冯金海同样的事情,为将来设立台湾府做准备。

  同时,他还要派出人员,到大陆招募流民,开发小琉球。

  王德禄则暂时留守金门,巡弋海上,维持海上秩序。在金门、厦门城、漳州、泉州等地,配合刘旻招募流民。

  陈平则按照既定计划,出使琉球。

  琉球此前为三国,分别是山南、中山、山北三个王国,后来统一为琉球王国。

  琉球一直为大明藩属,国王接受大明册封。

  永乐年间,大明赐姓琉球王为尚姓。目前是第二尚氏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尚真王统治时期。

  这个尚真比较有才干,参考明朝制度,确立了朝仪制度,官员品秩、赋税制度、神官制度。扩建了都城首里城,在都城设立各种官府衙门,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政治制度。

  废除了殉葬制度和习俗,颁布刀狩令,收缴民间兵器。

  5年前,还进攻八重山群岛,平定了远弥计赤蜂的叛乱。

  在尚真的统治下,琉球达到了全盛时期。

  由于优越的地理位置,加上大明的海禁政策,琉球成了朝鲜、日本、大明、南洋、西洋等地的贸易中转站。

  许多大明的海盗、商人,也把琉球作为重要的走私基地。

  由于大明实行海禁政策,造船业衰落萎缩。但是琉球却大力发展造船业,吸引了大明的造船技工和技术流入琉球,进而从那里扩散到日本、南洋、天竺等地。

  在走私经济和造船技术上的做法,琉球虽然臣服大明,但是在行动上,却跟大明的海禁政策对着干,是大明海禁政策下的受益者。

  “陈平,按照皇上的旨意,你出使琉球的任务有三。其一,责令尚真王济缉拿侵扰大明的倭寇和藏在琉球的大明海盗、走私商户及其船只货物,一并移交大明。”

  “其二,责令其今后不得收留上述人等和船只货物。”

  “其三,号召逗留在琉球的造船工匠回到大明。如琉球确需引进工匠,需事先申请,经朝廷核准之后方可前往。有私自前往者,以叛逆论处。敢于私自收留者,以窝藏论处。”

  就总体儿而言,大明目前的科技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即使欧洲,也落后于大明。

  包括农业技术、水利技术、纺织技术,医疗技术、造纸技术、火药技术、冶炼技术等等,很多都是因为蒙古西征,从中国流传过去的。

  大明的官员们,对技术外流几乎没有概念,从来就不重视这些。

  朱厚照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决心阻止这种局面。

  他当然知道,技术的扩散是难以避免的,

  间谍偷窃,技术移民,产品外销,进行逆向工程,进而仿制,都会造成技术外流。

  但是,普及观念,形成制度,控制最先进的技术外流,还是做得到的。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