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紧急对策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在用兵鞑靼的问题上,王鳌虽然没表示支持,但也没有公开反对,没有参加正阳门那次公开劝谏。

  “尚可。”

  王守仁的观点,其实跟朱厚照差不多。王鳌虽然不是最合适的,但目前也找不出更好的人选。

  关键是,王鳌是目前各方都能接受的人物,这有利于保证内阁的基本稳定和正常运转。

  “那便王鳌吧。刘健去职,首辅位置空悬,也该让李东阳扶正了。你回京之后,给你父王华去信,让他在最快时间内,联络一些人举荐王鳌入阁和李东阳就任首辅。举荐一到,朕立刻恩准。”

  “臣回京?”

  朱厚照叹了口气。

  “本来打算你平倭之后,今科举子和武生能有些起色,再谋划九边之事。但是,这次边军大败,提醒了朕。”

  “小王子统一草原的步伐,越来越快。原本不少中立的部落,也不得不选边站,投靠鞑靼。如此下去,对我越来越不利。我们必须打乱小王子的步伐。”

  “朕这边没准备好,你那边也没准备好。但是,敌人不会给我们准备时间。永远也没有万事俱备的时候,只能见招拆招。”

  “平倭之事,臣已经有五成把握。只是臣那边一动手,地方和朝中必定震荡,鞑靼人也可能趁乱而入。皇上这边,可就没有退路了。”

  “狭路相逢勇者胜,这里在两三个月之内,还不会有太大问题。只要你那边大致上控制了局面,这边就没问题。”

  “看来大开杀戒已经难以避免。”

  “王守仁,事关大明生死存亡,容不得妇人之仁。内部蛀虫不清除,用不了多久,大明就会被他们蛀空,只剩下个空架子。那时只要有一点外力,就会轰然倒塌。”

  “臣明白,此去一定不辱使命。”

  王守仁整理了朱厚照的话,就匆匆离去。带着自己的人火速返回,前往江南。

  朱厚照和王守仁南北同时发力,固然吃力,也可能引起震荡,对他们是个严峻的考验。但是,这样做也未必没有好处。

  平定江南,用兵鞑靼,引起内部震荡是不可避免的。那些既得利益者和朝中的代理人反扑,也是必然的。

  先下手为强,首先铲除他们在地方的大部分势力,就等于断了他们的根基,严重地削弱了他们的基础。只剩下一些京官和权贵,其实翻不起大浪。

  现在需要做的,就是控制京城的兵权。只要军队在手,京城就不会乱。

  边将虽然有不少人干非法勾当,但也不是各个如此,仍然有很多正直的将领。

  有些人即使捞了些钱,但是他们想拉走军队造反,也没几个人会跟他们走。所以,九边这面,暂时不会出太大问题。

  朱厚照找来牟斌和刘瑾,让他们立刻回京城传旨。

  一是免去张懋、郭勋提督京营的官职,听候任用。实际上,就是剥夺了他们的兵权,让他们赋闲。

  二是令定国公徐光祚总领京营所有兵马。

  三是令监军太监坚守岗位,严加监管。

  四是命锦衣卫严密监视张懋、郭勋及其同党,若有异动,即可下狱。如果想兵变,可以先斩后奏。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