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无法转圜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小皇帝喜欢胡闹,叫人给自己歌功颂德,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几个人对大明时报的内容,真的不太在乎。

  但是他们仍然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就来自于这个大明时报的报纸这种形式。

  它把事情公开化,放到了天下人面前。

  《骗廷杖》一文,让天下人知道,朝廷里面还有这样一些官员。所谓敢于进谏,死谏之类,不过是沽名钓誉而已。

  关于京卫武学的消息,倒逼三法司在处理的时候,必须格外小心。

  事情就在那摆着,该怎么处置,律法自有规定。天下懂法律的人很多。如果处理不当,就会有很多人提出质疑,可操作空间大大压缩。

  更加重要的是,有了大明时报,文人们主宰社会舆论,说什么是什么的时代,恐怕要结束了。

  皇上已经用大明时报,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开始争夺话语权。

  问题还不仅仅如此。

  报上有一则征稿启示,欢迎投稿。已经采用,即给予润笔。

  每个文人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被别人承认,被更多的人知道,成名成家。

  既能出名,又能赚钱,没有几个读书人会禁得起给大明时报投稿的诱惑。

  这意味着,今后会围绕着大明时报,聚集起更多的读书人。这些人将聚集在小皇帝周围,形成一股势力,壮大小皇帝的队伍。

  皇帝可能再也不是孤家寡人,也不是仅仅有太监可用。

  三个大学士不愧是首辅、次辅,一下子就看到了要害。

  讽刺的是,他们看出了小皇帝的用意,却对此无可奈何。

  能去跟小皇帝说,你别出这大明时报了么?不能。

  要什么理由禁止?不想让皇帝说话?

  刘健苦笑两声,摇摇头。

  “咱们的皇上,真是让老朽长了见识。我是真的觉得,自己老了啊。”

  “是啊,皇上的手段,简直叫人眼花缭乱,防不胜防。你说先帝那么仁厚,皇上怎么就一点儿也不象先帝呢?”

  李东阳愈发觉得,先帝真的是个好皇帝。

  “是啊,先帝在时,咱们晚上回家,都叫锦衣卫打着灯笼送咱们回去,感人至深啊。”

  谢迁说到这里,眼睛已经泛着泪花。

  “咱们如今这位皇上,没说咱们一句坏话,可我就是觉得,他在狠狠地抽咱们的老脸。就说京卫武学这事儿吧,叫谁看了,都难免议论,是咱们懈怠,才会出现这种咄咄怪事。”

  “皇上把京卫武学这事儿放到天下人面前,今后还要跟踪报道,再也没有转圜余地,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吧。”

  “那么多家求情……?”

  “哼,早干什么去了?天下人都瞪大了眼睛盯着呢,谁敢替他们出头?有本事找皇上去。”

  找皇上?谁敢去啊。

  就在几个人烦恼不已的时候,九门提督杨梧桐匆匆进来,一脸兴奋。

  “三位阁老,大喜啊。”

  刘健几个人同时站起来。

  “快说,有何大喜?”

  “中城兵马司在口马市抓了一个叫做唐寅的人。此人假冒皇命,私自印制什么大明时报,居心叵测,蛊惑百姓。今日京城到处张贴的反文案,已经破案。”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