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舆论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见皇上没有责怪自己,还悉心指点,唐寅也增强了自信,不自觉中,把自称草民改成了自己名字。

  “这个倒是不必,你自己斟酌一下便可。”

  如果传了出去,叫人知道朕跟他一同为了青楼广告斟酌词语,总是不妥。叫那些无聊文人知道,说不定编排出什么难听的话来。

  朕到底还是皇帝,总是要些体面的。

  “唐寅,朕今日到京卫武学,见那里纪律败坏,几近废弃。上下官员,竟然熟视无睹。一会儿你问问刘瑾事情经过,把此事写出一篇文章出来。把渎职的山长、教授、训导以及逃学的武生名单列出来,一并在报上公布。若是报纸版面不够,你可以出一期增刊。”

  朱厚照的意思,就是趁热打铁,把京卫武学的事情定下基调。公布相关人员名单,既是给这些人施加压力,也是防止办案人员徇私枉法。

  大明时报的定位,就是加强舆论监督,争夺话语权。正好赶上了这件事情,就从这里开始。

  等案子处理完了,再把案件处理结果在报上公布。处理的是否公正,天下人自有评说。

  对于当年的科场舞弊案,唐寅始终认为三法司处理不公,自己是冤枉的,因此对三法司怀很在心。

  现在听了这事,马上就意识到皇上的用意。

  好啊,终于让我找到了机会,这回就盯死了你们,看你们到底如何处置。

  如今我执掌大明时报,背后有皇上撑腰。若是你们敢徇私枉法,就在报上无情揭露。

  “皇上,唐寅以为,还可以跟踪他们办案,下一期报纸可以刊登此案的进展情况。将来案件结束,也可以把结果在报上公布,供天下评说。”

  哈哈哈,这不就是连续报道,跟踪报道,深度报告么?

  这个唐寅简直就是个天生的记者,一下子就领略了新闻的要义。

  “朕准了。唐寅,以后还要自己出去找消息,不要坐在室内闭门造车。以后朕有什么举动,也通知你跟随。有必要的,就予以报道。也好让天下百姓和文武百官,知道朕一天都做了些什么。”

  这也是树立皇上勤政爱民形象的手段。否则的话,人们还以为朕整天三宫六院,沾花惹草,在外面胡闹呢。

  这就是话语权,打破那些文人们的舆论垄断。

  唐寅更加兴奋。

  这就是随驾左右,天子近侍。我看以后谁还敢轻视于我。

  “皇上圣明,唐寅誓死追随皇上左右。”

  “好,下去吧。刘瑾,把今天京卫武学之事,给唐寅介绍一下。”

  “奴婢遵旨。”

  刘瑾把唐寅带出来,就介绍了事情经过,唐寅挑主要的内容,一一记下。

  “唐总撰修,咱家觉得,你也不要只听咱家一面之词。京卫武学那里,还有三个辽东镇来的武生,在那里苦苦坚守。皇上对他们颇为赞赏。”

  “你不妨去采访一下,他们会给你提供更多详情。京卫武学虽然不堪,但还有忠义之士,值得赞赏。”

  “谢谢刘公公,唐寅这就过去采访。一定把文章写得有理有据,叫人无可辩驳。”

  看着唐寅兴匆匆离去,刘瑾也不禁兴奋。

  这个大明时报,简直就是皇上的神来之笔。

  那些朝臣们,以往可以闭目塞听,把持舆论。现在有了大明时报,我看你们还怎么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