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6.第1426章 他们需要胜利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QQ文学 www.qqwenxue.cc,最快更新大明武夫 !



    听到孙传庭这番说辞,大家表情才缓和不少,但除了赵进之外,其他人都没有笑容,曹操怎么说都不是奉承人的比较,倒是赵进微微点头。



    “..何况天下皆苦,徐州之地倒是人间乐土,而且这人间乐土不是穷极天下之力供养..。”



    最后说了一句看似絮叨的话,没什么人注意到,只当是孙传庭的感慨。



    一番透彻畅谈后,孙传庭就要告辞离开,回到山西之后,不管是本地新军和商界们的安置,还是和北直隶各方大佬的沟通,都有很多的事情要做,达成了共识并不代表马上要做什么,也做不了什么。



    临别的时候,孙传庭说得更加直接:“赵公,大事在即,此时务求一个稳字,以徐州的实力,取大功业易如反掌,但若有个闪失,恐怕就是万劫不复的境地,孰轻孰重,还请赵公考量。”



    赵进没有直接回答这句话,只是看向北方,大家谈了一夜,此时天际已经露出曙光,赵进沉吟片刻说道:“以泰山压顶之势推进向前,只要合着用兵的规矩,就不会有闪失。”



    看到赵进如此自信,孙传庭本来要叹气,可想了想又是摇头微笑,赵进有他自信的道理,他有这个自信的本钱。



    “现在应该开打了,但应该不会大打。”赵进自言自语说道。



    ************



    自复州北上盖州卫城,官道大路近二百五十余里,大体是沿海的平坦地势。



    在建州女真入侵之前,这边是辽镇第三繁华之地,第一当然是沈阳、辽阳的核心区域,第二则是广宁这样的辽镇咽喉,这两处都是重镇,有肥沃良田,也是商流汇聚之地,而复州和盖州卫城之间的沿海一线被海风吹拂,海水侵害,田地盐碱化的厉害,贫瘠异常,金州、复州和盖州卫城都说不上重镇,为什么能成为繁华地域,是因为这边的私港。



    辽镇将门自收商税,他们自家生意免税畅通,却对外来商户收取重税,商人们想要获取更高的利润,就要通过走私的方式将货物运入辽镇。



    复州和盖州卫城之间这片区域就成了接纳私货的门户,几乎是砖堡和军户人人参与,背后主使庇护的当然是本地武将。



    建州女真入侵之后,这片区域就成了明军残余和建州女真拉锯的战场,为了防止辽镇百姓投奔明军,还有东江镇余部乘船登陆骚扰,建州女真兵马在这片区域实行了坚壁清野,百姓或者被集中在城池中,或者被驱赶到辽镇的腹心地带。



    如今辽南半岛西岸一线已经成为了荒无人烟之地,只等着成为双方兵马厮杀的战场。



    当还没有入冬封海的时候,赵家军暂编第一师的小队经常乘船登陆,或是侦缉,或是骚扰,让建州女真守军头疼不已。



    漫长的海岸线根本没办法处处设防,尤其是对海上一窍不通的建州兵马,他们只能在要点设立哨位,驻扎小队骑兵,不理会赵家军的零星骚扰,只是警戒大队来袭,如果再有像是登陆金州和复州那样的行动,立刻报知大队迎敌,到时候可和海陆之类的无关,只是大军的征战厮杀。



    不过从头到尾都只有小队,这让建州女真金国的贝勒们松了口气,觉得这赵家军还是稚嫩,不懂彻底发挥自己的优势,如果直接船队装运大军投送到连云岛或者娘娘宫一带,直接就可以掐住辽镇的咽喉,沿着辽河水系向辽东腹心之地推进,但对方已经错过了这最好的时机,天寒地冻,海面也会封冻,就没可能通过海运机动,只能从金州复州走陆路一步步的向北推进,这个就是水来土掩的事情了。



    走陆路的话,赵家军大军屯驻在复州城一带,想要北进就只能过永宁监城、五十寨城、熊岳驿、榆林铺这四处堡垒,这四处都在官道的节点,从南向北,差不多就是步骑一日或者两日路程的间隔。



    如果正常的两军交战,也就是说大明、蒙古和女真这三方彼此的战争,以及平定反乱平贼这样的战斗,这四处城堡就会是重中之重,是大军行进的兵站,是营盘粮台所在。



    大军行进不可能太快,正常情况下每日三十里四十里就是极限,驻扎时就需要堡垒遮蔽,就需要粮草供应。



    想要从容前进后退,就得保证这样的堡垒在自己控制下,不然就有被堵住或者被断后路的危险,那要面对的很可能是全军崩溃的大祸。



    所以按照常理,大军想要推进,只能一个个堡垒争夺,战斗会在这些堡垒附近先爆发,从小战斗到大战,两军不断的加大力量直至决战。



    建州女真夺取这片区域后,尽管这边的百姓或逃亡或迁居,村寨大都时机,天寒地冻,海面也会封冻,就没可能通过海运机动,只能从金州复州走陆路一步步的向北推进,这个就是水来土掩的事情了。



    走陆路的话,赵家军大军屯驻在复州城一带,想要北进就只能过永宁监城、五十寨城、熊岳驿、榆林铺这四处堡垒,这四处都在官道的节点,从南向北,差不多就是步骑一日或者两日路程的间隔。



    如果正常的两军交战,也就是说大明、蒙古和女真这三方彼此的战争,以及平定反乱平贼这样的战斗,这四处城堡就会是重中之重,是大军行进的兵站,是营盘粮台所在。



    大军行进不可能太快,正常情况下每日三十里四十里就是极限,驻扎时就需要堡垒遮蔽,就需要粮草供应。



    想要从容前进后退,就得保证这样的堡垒在自己控制下,不然就有被堵住或者被断后路的危险,那要面对的很可能是全军崩溃的大祸。



    所以按照常理,大军想要推进,只能一个个堡垒争夺,战斗会在这些堡垒附近先爆发,从小战斗到大战,两军不断的加大力量直至决战。



    建州女真夺取这片区域后,尽管这边的百姓或逃亡或迁居,村寨大都荒废,可永宁监城、五十寨城、熊岳驿、榆林铺这四处堡垒却被建州女真保留下来,粮草和驻军依旧维持不变。



    那时候明军残余据守金州和旅顺一带,隔海相望的登州府又屯驻大军,如果明军大举渡海反攻,那么建州女真军队就会沿着这四处堡垒南下阻击。



    按说这大军出征,维系粮道,建设营盘,都是常理,不过内线作战,自然怎么方便怎么来,而且明军的绝大多数营头,这种组织力已经消失了,大军只会依托城池村寨,出征携带三日到五日的行粮,其余依靠地方供应,当供应不上的时候则是洗掠盘剥。



    至于建州女真这边,自起兵一来,也没什么扎营久战的先例,从赫图阿拉到辽阳沈阳再到广宁,这一路都是村寨城池,积储丰富,而明军又太弱,根本没什么围攻久战的事例,目前在占据的地盘上作战,也习惯于依托密布的堡垒和城池作为兵站,用民房做营房驻扎,扎营的情况不多。



    自明成祖朱棣以来,大明和周边各个势力的军队,越来越不擅长野战扎营,游牧生活的蒙古各部是个例外,最近的例外则是戚继光的戚家军。



    现在又有一个例外了,那就是赵家军,这赵家军不光能扎营,而且城池堡垒对他们来说根本不是阻碍。



    你率领兵马辛苦行军,赶到一处城池,想要借着城墙和工事的遮蔽好好休整,这围城攻城往往要以月和年为单位计算,所以进入城池往往就安全了,再不济,依托城池同敌军作战,这也是占了莫大的便宜。



    不过这个道理对赵家军却行不通,你高墙深沟又能如何,赵家军来到摆开大炮轰出去,城墙根本不是阻碍,到时候你躲在城内反倒被人瓮中捉鳖,人口和粮食都便宜了别人。



    原本建州女真的贵人们对这个知道的很模糊,但建州女真在关内眼线太多,消息源源不断的传递过来,加上复州那边的战例,他们再怎么不信,也要小心防备了。



    既然这几个城池守不住,那索性不去守御,辽南半岛在不断的清剿拉锯下已经残破不堪,而且还是新占,失去了也不觉得如何可惜,索性坚壁清野,直接丢弃不管,免得给那赵家军行了方便,所以这几处堡垒的人口和物资全都被撤回盖州卫城。



    可怜那些辽镇汉民,经历了一次次苦难之后,好不容易在这几处做牛做马有了点安定,又要流离失所。



    辽南半岛的西线一侧,自盖州卫城向南到复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