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01章 郑和出事了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时珍如梦方醒,纳头便拜:“师兄在上,请受师弟一拜!”

  朱允熥扶起了李时珍:“此次北征,你就跟我一起吧,路上好好切磋切磋。”

  此时的李时珍自然是满口答应。

  朱元璋本想让戴思恭同去北平的。

  但一想也没有必要,毕竟戴思恭年龄大了。

  等到三孙到了北平,一根绳子就把戴思恭从应天瞬移过去。

  朱元璋和朱允熥进了书房,其他人都留在前厅说话。

  “允熥,你去看看郑和的宝船,造得如何了。你到之后,再把咱接过去。”

  朱元璋感到北击鞑靼,也不在乎多一两天时间。

  鞑靼再厉害,能破攻咱的长城要塞?

  三孙没有赶过去,宁王、辽王、谷王等人就算是不敢攻出去,最少也能守得住。

  前两年在西域,在歪头二孙登基之前,户部每年都按时、足额拨给杭州船厂钱粮。

  并且,杭州可以少缴五分之一的税赋用于造宝船。

  两年多了,不知道造得如何了。

  有了宝船,咱就可以把海上的窝寇彻底肃清。

  郑和当时拿到了陈友谅的宝船资料后,作出了承诺:一年之内造出宝船!

  但是,自从咱从西域回来之后,郑和就像是失踪了一样。

  郑和的任务主要是造宝船,管着船务和军务,杭州知府基本也是挂个名。

  其他事务都由杭州同知廖大江负责处理。

  据廖大江传来的消息,郑和一直在船厂里待着。

  具体什么情况也看不清楚,因为外围有纪老三的兵马守着,任何人不让进入。

  有可能宝船到了关键时候,让三孙去看看,说不定能帮上忙。

  ……

  朱允熥带着李时珍从水路出发去杭州。

  朱允熥也不着急赶路,再说从金陵去杭州费时并不长。

  至于北边的鞑靼,就让他们先蹦跶几天再说。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手雷、地雷、火铳存量不足。

  六万明军在西域分兵把守,西域各族又有不少人加入明军。

  朱允熥利用系统空间往乌孙城运送了不少火铳和子弹。

  因为西域暂时无战事,因此,大明科技院也就减少了生产。

  把大明实业集团赚来的钱,投放到了科技研发上。

  朱允熥给他们时不时地划出图纸让他们研究,陶成道越来越感到任务的艰巨和人才的匮乏。

  朱允熥弄过来的三十二名意太力人发挥了巨大作用。

  他们不仅会教学,并且还会动手。

  特别是那个叫露琪亚和罗伯特的,与王守正一起研究蒸汽机,已经攻克不少难题。

  最大的难题在于合格的钢材。

  为解决这个难题,吴王提出了贝塞麦转炉炼钢法,可以去除铁中的炭含量,从而炼出精钢。

  按照吴王标定的范围,果真找到了石墨矿!

  有了石墨,就有了新的密封材料,就有了耐火材料,密封和耐火材料又是建造高温熔炉的必备。

  目前,已经收购了一家铁冶厂,正在用石墨来试验,建造高温熔炉。

  其中两名意太力人已经被派往铁冶厂朝廷现场指导。

  朱允熥要北征鞑靼了,要求大明科技院马上生产一部分地雷、手雷,放到仓库之中。

  站在船上,朱允熥看到逆流而上的船只,有的使劲划浆速度极慢。

  民船极少用纤夫。

  只有那些大户商贾的船只和官船才使用两岸守候的纤夫。

  “师兄,我听说您和曹国公一起到监利县,是坐船去的,只用几个时辰就到了?”李时珍凑过来问道。

  “是的。”

  “师兄,果真是老天爷帮忙?”

  “你认为呢?”

  前,已经收购了一家铁冶厂,正在用石墨来试验,建造高温熔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