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千字文第4/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千字文涵盖了天文、地理、自然、社会、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是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的韵文,是后世经典的蒙学典籍。

  古文没有标点符号,用语气助词如兮、焉、哉等来结尾,也有简单的符号来断句。

  古人理解文意的方法,是凭借自小掌握的“离经辨志”的能力断句,他们会因为没有句读,而出现句意理解偏差的情况。

  汉朝虽然已经有了句读,但没有广泛的普及与应用,标点符号也不标准统一。

  千字文每四个字之间用,。符号来区分,诸葛亮读的朗朗上口,这种简单的断句方法,让他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诸葛亮拿着千字文走到蓝田身边,兴奋地说:“子玉,这个,。是你发明的句读?”

  “呃...算是吧...”蓝田不好意思的挠头。

  “这篇文章浅入深出、朗朗上口,子玉之才不可量,天下士子皆可以此文开蒙,至于这句读更是眼前一亮。”诸葛亮赞道。

  众人在后院待了一会,蓝田实在受不了被吹捧,于是带着刘备等人去参观泉陵学堂。

  蓝田与刘备刚出太守府大门,赖恭抓住机会问诸葛亮:“军师,我看主公对蓝将军儿子非常喜爱,他们是不是有什么姻亲关系?”

  诸葛亮笑了笑:“子玉是主公的妻弟,他们的儿女也订了亲。”

  “这关系还真是巩固。”赖恭惊讶。

  “主公在徐州之时,纳了子玉的义姐,子玉在主公心中等同关张。”诸葛亮继续说。

  赖恭听得目瞪口呆,刘琦还是零陵太守的时候,蓝田已经和刘备是姻亲关系,刘备能有现在的地位,蓝田定然在暗中相助,想到这里赖恭原本那点小担忧荡然无存。

  他现在有这么强大的靠山,吴巨与步骘就算勾连在一起,赖恭也不怕了。

  因为有明确的就业方向,泉陵学堂的七个科目现在全部招满,每天能培养出上千农技学徒与工匠学徒。

  刘备第二次来,被眼前的热闹场景所震撼,但依旧有些担忧地问:“真没想到这么短的时间里,子玉就把这个学堂办了起来,军工作坊那边能持续加人吗?”

  “主公放心,我会随时控制人数。”蓝田说。

  “你心中有数就好,不过如此多的学员,你这个零陵太守管得过来吗?我看你平常就够忙的,还要监督孩子们的学业,不行就找个祭酒来帮你管。零陵找不到可以到江陵去挑人。”刘备提出了建议。

  蓝田悠然一笑,“我已经请了祭酒,喏,他来了。”

  刘备见来人器宇轩昂,从面相来看比诸葛亮要小几岁。

  蓝田拉着蒋琬的手,向众人介绍道:“主公,军师,此乃蒋琬,蒋公琰,是零陵湘乡的有名才子。”

  “不敢不敢...”蒋琬拱手回礼。

  蓝田受封靖南将军后,蒋琬经郡中官员举荐被蓝田征辟,当时正逢泉陵学堂学员激增,蓝田就让他到这里任了祭酒,上任之后果然名不虚传,将这个千人的学员管理得井井有条。

  蓝田不常举荐,像这样正式介绍的,基本都是有才之人,所以刘备非常客气地点头,笑着说:“好好帮助蓝将军,今后前途无量。”

  “多谢主公。”

  参观完一圈学堂,趁着诸葛亮与蒋琬交流的间隙,刘备与蓝田又来到曾经的树下,然后欣慰地说:“我原本还有些担心,但见到蒋公琰又释然了,子玉做事果然谨慎。”

  蓝田一脸懵地看着刘备,“姐夫你在说什么?”

  刘备小声说:“子玉出身黔首农家,这几年在荆南屯田养民,于国于民功劳甚大,但要多注意和亲近当地士族,我早听说你近黔首而远士族,曹孟德昔日在兖州差一点不能翻身,你要引以为戒,重用蒋公琰是想通了?”

  蓝田摇摇头,“士族豪强是一把双刃剑,姐夫要谨慎使用,能不用最好不用,那些流言蜚语不足惧哉,无论是黄汉升还是蒋公琰,我都是唯才是举。”

  刘备叹道:“不用士族谈何容易?无论朝廷还是荆州,方方面面都有影响,你这荆南还算清静之地...”

  “我有一法可限制士族,只不过还得徐徐图之,以温水煮青蛙的方式来开展。”

  温水煮青蛙?刘备满脸的疑惑。

  蓝田继续说:“我打算在零陵办学,然后逐步在荆南四郡扩散。”

  “办学?你不是办了泉陵学堂吗?”刘备不解。

  “泉陵学堂只有农学和工匠学,我还准备加上儒学,可以先教千字文。”蓝田胸有成竹的说。

  刘备惊愕:“子玉要教普通百姓识字学文?”

  蓝田点点头:“然也。”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