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坍塌的墓道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
    「当初洗砚池晋墓的台基结构,似乎也是这种分布吧?」



    张子昂点了点头:



    「没错。」



    或许是考虑到现场还有几位外行人的缘故。



    张子昂在回答完翁同的问题后,又对潘院士与徐云等人介绍道:



    「潘院士,老翁所说的洗砚池晋墓,是指LY洗砚池街王羲之故居地下发现的两座晋代大墓。」「其中二号墓史上曾被盗掘,出土文物较少。」



    「不过一号墓保存完整,2003年的时候出土随葬品250多件,其中有七件国家一级文物。」「王羲之?」



    听张子昂这么一说,徐云眉头一掀,带着些许不确定问道:



    「张院士,你说的这个墓穴,就是那个墓主人高度疑似司马觐的晋墓吗?」张子昂微微一笑,肯定道:



    「对,就是那座墓。」徐云这才心下了然。



    虽然他不是历史方面的专家,但记忆力还是不错的。



    16年那会儿有关洗砚池晋墓墓主人的检测结果曾经上过热搜,还引发过一次关于所谓华夏'正统'的争论。



    所以这事儿徐云倒是确实有点印象。整件事的前因后果是这样的:



    当时考古队在两座洗砚池晋墓中一共发现了五具尸体,其中一号墓的三位墓主人均为未成年人,二号墓则有着一男一女两具骸骨。



    其中男性成年人的检测结果,公布在了2016年的考古报告《LY洗砚池晋墓》中:



    此人可能是琅琊武王司马伸的长子司马觐,经过DNA检测,染色体属于C3南支—F3880+F948+。所以当时有关父系染色体的事儿还闹上过热搜,一群人吵得不可开交。



    比如说姬周贵族的y染色体单倍群N北支,殷商是C系南支等等.....



    而就在徐云回忆这件事的时候,潘院士考虑的显然要更实际一些,只见他对张子昂问道:「既然如此.....张院士,这是不是代表着永陵地基的挖掘工作其实是有案例可以参考的?」



    「洗砚池晋墓的挖掘时间在2003年,当时的技术手段都能顺利挖开地基,咱们现在应该更容易才是吧?」



    张子昂略微点了点头,不过脸上的表情却依旧很凝重:



    「如果单纯从地基...也就是地面下方三到四米的区间来说,挖掘经验确实有先例可循。」「也就是我们有能力在不对宝城进行大规模破坏的情况下,打通上层的这块区域,但是......」张子昂说完沉默片刻,再次伸手在显像板的区域上一划:



    「但是根据重力梯度仪的探测结果,地基之下通往地宫的墓道....此时已经全部垮塌了。」



    潘院士顿时一愣:



    「什么?墓道塌了?」



    张子昂脸色沉重的点了点头,叹息道:



    「通过梯度阴影差的解析结果判断,应该是因为土层松动加上洪涝时期涌入了过量的水,导致整个墓道超限坍塌。」



    「这是我们未曾预料到的情况,毕竟在此之前我们对下层铜殿的存在毫无了解,整个土层的预设计都是按照定陵地宫进行模拟的。」



    张子昂的这番话还真不是推脱。



    即便是徐云这个知道永陵内存放着《永乐大典》的人,在重力梯度仪出结果之前都猜不到会是眼下这么个局面:



    嘉靖先挖了个坑把「盒子」埋了下去,然后再填土修出了九殿地宫。诚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