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课题组开搞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r />     因为激光容易控制,可以产生10^-12s 级别的短束团并提高亮度。



    如果是需要极化的电子束设备——比如未来的ILC(国际直线对撞机)或EIC(电子质子对撞机),那么就需要一种特殊的晶体:



    砷化镓。



    当圆极化的激光打在这种晶体上,就能产生自旋方向一致的电子。



    正电子则一般通过电子打靶产生:



    一定能量的电子流轰击靶材后,会产生高强度的韧致辐射,同时辐射激发出正电子。



    然后在电场的作用下进行加速就行了。



    最后的粒子便是重离子,也是一个对撞机中使用度很高的粒子。



    比如强子对撞机就要高电荷态的重离子。



    重离子一般通过先电离原子,加速,然后再剥离原子的内层电子产生。



    接着在离子枪内高电场的作用下,产生等离子体。



    再通过电场将重离子引出,经过前级加速器加速后电子流轰击碳膜或气体剥离内层电子。



    最后将这些重离子放入到主加速器进行加速就完成了。



    有手就行.JPG。



    而徐云他们这次使用的,便是铅离子。



    ‘世界之眸’实验舱的加速线路要比同步辐射主研究室的短很多,不过由于已经知道了孤点粒子的轨道——或者说概率,实操起来倒也不需要那么长的线路进行加速了。



    众人落位后。



    很快。



    一位坐在监测屏前的男青年举起了手,说道:



    “徐博士,束流管道已经准备完毕了。”



    徐云顺势看去。



    监测屏作为整个实验的重要环节,他自然不可能随随便便的安排陌生人去负责——此时举手的这个有些小帅的男青年叫做梁浩然,是徐云的同门师兄,目前研三在读。



    不过梁浩然此时并没有以师兄的身份自居,而是很正式的称呼起了徐云的学位,看上去跟路人似的。



    徐云微微朝他点了点头,算是打了个招呼:



    “相邻两个束团的间距是多少?”



    梁浩然噼里啪啦的在键盘上敲击了几下:



    “大概75纳秒。”



    徐云摸了摸下巴,飞快的心算了起来。



    75纳秒乘以光速,最后的答桉是大约22.5米。



    也就是在束团全部填满的的情况下,每间隔22.5米会有一个铅离子束团。



    这个间隔距离很完美。



    接着徐云又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