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遇事不决.......(7.4K)第2/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     摆烂.jpg。



    怎么说呢.......



    从小麦之前说出那番话后。



    徐云差不多就对现在的情景有了心理准备。



    毕竟小麦的思路,明显就是奔着水银延迟线存储器去的。



    没错。



    水银延迟线存储器。



    照前头所说。



    如果将计算机史视作一位小说主角,那么存储器的发展史,则无疑是一位标准的女主——还是第二章就登场的那种。



    除了最开始高卢人帕斯卡发明的“加法器”不需要存储之外(因为直接把答案写下来就行了),其余所有计算机的发展时期,都离不开存储器这玩意儿。



    历史上最早的数据存储介质叫做打孔卡,又称穿孔卡。



    它是一块能存储数据的纸板,用是否在预定位置打孔来记录数字、字母、特殊符号等字符。



    打卡孔最早出现于1725年,由高卢人布乔发明。



    一开始它被用在了贮存纺织机工作过程控制的信息上,接着就歪楼了:



    这玩意儿曾经一度被作为统计奴隶人数的存储设备,大概要到1900年前后才会回到正轨——这里不建议嘲笑,因为统计对象除了黑奴外还包括了华人劳工。



    到了1928年,IBM推出了一款规格为190x84mm的打卡孔,用长方形孔提高存储密度。



    这张打卡孔可以存储80列x12行数据,相当于120字节。



    打卡孔之后则是指令带,这东西有些类似高中实验室里的打点计时器,算是机械化存储技术时代的标志。



    而打卡孔和之后,便步入了近代计算机真正的存储发展阶段。



    首先出现的存储设备有个还挺好听的名字,叫做磁鼓。



    最早的磁鼓看上去跟按摩棒差不多,运作的时候会嗡嗡直响,有些时候还会喷水——它的转动速度很快,往往需要加水充作水冷。



    而磁鼓之后。



    登场的便是水银延迟线存储器了。



    水银延迟线存储器的原理和小麦说的差不多,核心就是一个:



    声波和电信号的传播时间差。



    当然了。



    这里说的是电信号,而非电子。



    电子在金属导线中的运动速度是非常非常慢的,有些情况甚至可能一秒钟才移动给几厘米。



    电信号的速度其实就是场的速度,具体要看材料的介电常数



    一般来说,铜线的电信号差不多就是一秒二十三万公里左右。



    声波和电信号的传递时间差巨大,这就让水银延迟存储技术的出现有了理论基础:



    它的一端是电声转换装置,把电信号转换为声波在水银中传播。



    由于传播速度比较慢,所以声波信号传播到另一端差不多要一到数秒的时间。



    另一端则是声-电转换装置,将收到的声波信号再次装换为电信号,再再将处理过的信号再次输入到电-声转换一端。



    这样形成闭环,就可以把信号存储在水银管中了。



    在原本历史中。



    人类第一台通用自动计算机UNIVAC-1使用的便是这个技术,时间差大约是960ms左右。



    这个思路无疑要远远领先于这个时代,不过要比徐云想想的极端情况还是要好一些的——小麦毕竟只是个挂壁,还没拿到gm的版本开发权。



    至于水银延迟存储技术再往后嘛......



    便是威廉管、磁芯以及如今的磁盘了。



    至于再未来的趋势,则是徐云此前得到过的DNA存储技术。



    视线再回归现实。



    小麦的这个想法很快引起了众人注意,包括阿达和黎曼在内,诸多大老们再次聚集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